让生态文明之光照耀青海高原青海新闻网
2022/10/5 来源:不详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生态是青海最宝贵的资源、最明显的优势、最亮丽的名片,也是青海进位赶超的不竭动力。多年来,我们从山水林田湖草的生态旅游到高寒、无污染的有机生态农业,再到风、水、光能生态、经济的双赢,在生态保护优先理念下,青海走出了一条保护与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发展之路。
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以及相互融合的生态经济业态,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已经在逐渐变为经济优势、竞争优势、发展优势。一路行走,高原大地处处展现生态经济的勃勃生机。
磨尔沟的致富“磨”法
以良好的区位条件和周边原生态自然资源为依托,互助土族自治县南门峡镇磨尔沟村,投资万元启动实施村级旅游扶贫项目,在山沟沟里建起了集餐饮、住宿为一体,融合“智慧露营基地”、游步道、“绿野滑道”等游乐设施的乡村旅游景点,每日可同时容纳人用餐、30人住宿;沿线开设“农家乐”10家,商铺10家,为游客提供了安全舒适便捷的食宿环境,带动该村多家农户余人增收致富。摄影:陈俊罗珺
荒漠变绿洲,清洁能源让生态与经济齐发展
“风沙逼走了不少住户,还严重影响着不远处的黄河生态安全。”地处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境内的塔拉滩,曾受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影响,常年被风沙侵蚀,植被覆盖率低,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困难。
而现在,当你重新踏上这片土地,一排排闪着蓝光的光伏板下是茵茵的绿草地和悠闲的羊群。这里已由沙化土地的“不毛之地”变为国内最大的光伏发电基地。
依托于我省境内每年小时左右的平均日照时间,多年以来,青海光伏以平均每年万千瓦的速度有序增长。年,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太阳能发电基地落户塔拉滩,创造性地引入“牧光互补”模式,用大面积的太阳能光伏板代替了光秃秃的沙石地面,并结合当地土壤、水质,在光伏板下种植了雪菊、紫苏、透骨草等高原生态作物。
“光伏板有益于降低风速,降低水分蒸发,对植被起到了庇护作用。”中利腾晖共和新能源有限公司运维部站长李峰介绍,通过种植植被,使光伏板下的风速减小了50%以上,水分蒸发量减少了30%以上,空气湿度增加近5%,植被高度也增加了14厘米,水源涵养量大大增加,土地荒漠化得到有效遏制。发展光伏产业,是当地生态环境得以改善的重要原因。
但日益长高的草场对光伏发电产生了影响,除草又是一笔巨大的费用,因此,园区企业想出了让羊群“处理”草长太高的问题,积极帮助当地群众养起了“光伏羊”。既解决了影响发电量的问题,又消除了火灾隐患,降低了成本。
当地人把一块块光伏板称为荒漠上的“太阳”,它在带来生态效益的同时,还为贫困群众带来稳定收入。据了解,光伏发电给海南州带来的经济效益已经超过了该州经济总量的50%。同时,全州5县11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均在光伏产业园集中建设,收益达到万元。净收益的60%用于贫困村村集体经济发展,40%用于公益性岗位,扶持贫困人口就地就业。
我省是清洁能源大省,水电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得天独厚,风资源居全国前列。自年以来,连续实施绿电7日、9日、15日活动,不断刷新供电时长记录。年5月9日启动绿电三江源百日系列活动,青海电网连续天对三江源地区16个县和一个镇全部使用清洁能源供电,实现用电零排放。
从全球单体最大的光伏电站到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补光伏电站,再到全球首个以输送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输电大通道,从资源开发向新能源、新材料转型,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今天的青海,无论是着眼于新老环境问题交织的挑战,还是瞄准建设美丽青海的目标,都在持续加快生产生活的绿色转型。
穷山沟变风景地,生态旅游发展优势凸显
“真没想到靠着身边的山山水水,还能端起致富的饭碗。”家住互助土族自治县磨尔沟村的村民裴生军一家近几年凭着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开起了农家院,日子越过越红火。
9月初,坐落在大山里的磨尔沟村已经逐渐有了秋天的颜色,村庄沿山谷蜿蜒布局,流水穿村而过,不远处的南门峡水库幽绿静谧,“山水林草湖田”构成的田园美景在这里美轮美奂。应着秋景,不少游客的车停在了磨尔沟村,村民们也陆续在家门口摆起了小摊。依托磨尔沟村乡村旅游的发展,裴生军和妻子在家门口销售当地特色小吃,仅今年半年的收入已经超过往常外出打工一年的收入。
地处脑山,曾经磨尔沟村耕地少,农业经济薄弱,产业基础单一,发展滞后,建档立卡贫困户占全村总户数的三分之一。“旅游还未发展起来之前,大部分人都选择外出务工,村里多人只剩多。守着青山绿水,却留不住人。”第一书记唐忠林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时村里的情况。
如今,这里已经从原来不起眼的偏远村落变成了网红地,随着磨尔沟村乡村旅游的发展,村民们全程参与到乡村振兴建设中,通过修建木栈道、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等旅游基础设施,以生态文化旅游扶贫的形式,引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目前,全村46户从事乡村旅游经营,整个景区吸纳贫困户60多人,占全村贫困户的60%以上,贫困户平均每月增收多元。村子变美了,村民的收入渠道更宽了。
同时,磨尔沟村不仅成为环西宁一小时旅游圈内的“网红”旅游点,还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今年,磨尔沟乡村旅游景区高空吊桥、玻璃滑道等娱乐项目投入运营,自6月22日景区开业以来,吸引游客15万人,总营业收入万元,最多一天接待游客人数超过人。“如今,依靠乡村旅游,家家都过上了好日子。所以我们更要把生态保护好,把美景留住,乘着党的好政策的春风,让日子越来越好。”说起磨尔沟村的变化,村民们感慨万千。
生态旅游,保护优先。青海正以创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省为抓手,以建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为主线,构建生态旅游产品体系,打造绿水青山转换为金山银山的西部样板、高原样板。
野浆果变特优品,“青字号”产品渐显竞争优势
柴达木盆地沙漠是全国八大沙漠之一,是全国沙化土地分布海拔最高,沙化面积最广,治理难度最大,保护任务最难的地区。治沙绿化成了柴达木几代人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大事。如今,柴达木已经筑起千里防风固沙的绿色长城。
林进沙退,绿染黄沙,不仅仅是简单的国土绿化,在这个行动的背后所产生的枸杞、沙棘、藜麦产业,在防风固沙、保护生态的作用之外,还为企业和农户带来了丰厚收入。海西州在沙化治理中,走出了一条从恢复植被、涵养水源到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林浆果资源,实现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
9月1日,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境内的诺木洪农场,又迎来一年一度的枸杞采摘季,辛苦了一年的农民在田间枸杞忙碌地采摘。光照时间长达10小时,昼夜温差12℃,拥有丰富而独特的光、热、水、土资源,让这里种植出的枸杞所含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和具有调节生理功能的生物活性成分高,优质大果占70%以上。鲜红诱人的枸杞果实缀满枝头,农民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海西州种植枸杞3.15万公顷,进入采摘期的有3.09万公顷,预计枸杞鲜果总产量达35.18万吨,干果总产量可达8.9万吨。来自海西州政府的数据显示,仅今年近10万人齐聚柴达木盆地采摘枸杞,预计实现劳务总收入约6.7亿元。并且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合作等措施,强化农牧民利益联结,3.2万户农牧民参与企业或合作社经营。
“白刺、沙棘、枸杞和黑果枸杞是青海特色浆果类植物。它们适应干旱、高寒、缺氧、盐碱和贫瘠土壤等极端环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不可多得的再生生物资源。青海的浆果资源必然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之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特色浆果集群的异军突起,正演绎着向绿色要效益的新业态、新模式。”中科院西北高原研究所博士王洪伦说。
绿色、有机、无污染,除了青海特色的浆果经济,我省生态农牧业的发展,还让本地的牦牛、藏羊、青稞、冷水鱼等特色农产品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尤其是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建设的路上,生态绿色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步伐不断加快,“青字号”产品的竞争优势日益凸现。
绿色经济、绿色环境、绿色城镇……向绿色要发展红利,时至今日,发展之“绿”色,已经成为青海坚定不移、始终保持的“底色”,生态经济发展之蓬勃,也带领着全省各族儿女大踏步迈向小康之路。(作者:王臻)
生态,让青海“绿能”无限
当整齐排一的光伏电板厚植成发展的绿色“沃野”,当一个个偌大的风机转动起发展的“加速度”,当一条条循环生产线并连成日臻完善的产业链,当具有高原特色的农牧业转型为高效集约的生产模式……放眼今日之青海,从三江源头到祁连山下,从柴达木盆地到湟水河畔,发展生态经济让今天的青海处处闪耀着“绿动”的音符,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成为了新青海奋进的时代主旋律。
立足于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再看青海发展今昔,从曾经提出“生态立省”到如今实施“一优两高”战略部署,在全国经济总量中占比很小的青海一直在自身发展短板中寻求潜能优势,地域的限制成就了青海宝贵的生态财富,生态让青海孕育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青海也立足坚持走绿色发展路径,从一改“黑、粗、重”的发展模式到布局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从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建设,从发展光伏、风电、锂电等产业到清洁能源全产业链日臻完善,青海致力于保护生态的成果正惠泽着发展的方方面面,生态经济让青海“绿能”无限。
经过多年发展,青海清洁能源发展势头正旺,随着世界首条清洁能源通道贯通,青海建设清洁能源示范省的步伐又迈出重要一步。在交通闭塞的青南草原,生态畜牧业打破地域和市场限制,正凭借绿色有机打响“青字号”品牌。再到黄河岸畔,绿水丹山凭借姿容让生态旅游如花般绽放,青海正立足自然资源发掘生态潜力,创造绿色动能。今天的青海,在绿色可持续发展中寻求经济发展新方式,生态让青海靓了起来,让曾经遥远的青海不再遥远,应运而生的生态经济让青海动了起来,当耀眼的绿色成为发展的主旋律,高质量前进的青海必将行稳致远。(作者:宋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