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都兰枸杞续写红色产业
2022/8/9 来源:不详都兰县依托独特的资源、环境禀赋
积极探索枸杞产业转型发展之路
不仅使枸杞种植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
还在防沙治沙、生态环境改善
促进当地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眼下正是枸杞采摘的季节。近几天来,张启发一家三口和采摘工们每天都忙碌在枸杞地里。为了抓住今年枸杞价格提升的好机会,他们不敢让自己有丝毫停歇。
都兰县宗加镇诺木洪村村民张启发
我们是年开始种枸杞的,我种着20多亩地,种枸杞让我发家致富,从平房搬进了楼房,活越来越好。
都兰县地处柴达木盆地的东南隅,独特的光、热、水、土资源,为这里种植枸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自年以来,都兰县按照青海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东部沙棘、西部枸杞”的生态立省战略,将枸杞产业列入农业结构调整、农牧民增收、防沙治沙及生态保护重点工程,使枸杞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全县种植面积达23万亩。
都兰县农牧和扶贫开发局办公室主任李晓鑫
枸杞是我们都兰老百姓致富的红宝石,因其抗旱、耐盐碱等特性,是理想的经济和生态并用树种,可巩固绿洲,改善沙化土地,使我们实现了戈壁变绿洲的梦想。
为有效推动枸杞产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从起,都兰县开始着力规划建设以枸杞种植、精深加工为主的枸杞产业园区。
目前,产业园从事枸杞深加工的企业已达到9家,年可加工利用枸杞干果吨,相继推出了枸杞酒、枸杞籽油、枸杞酵素、枸杞茶等46个产品,精深加工转化率达33%,科技贡献率达68%以上。
青海兴诺杞业发展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蒋东红
我们10斤鲜果酿一斤酒,每年我们需要30万斤鲜果,每斤鲜果6元钱左右,我们每年给当地农牧民创收是万元。
青海杞酒庄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副总经理刘明
通过精深加工之后,枸杞酒一斤元,平均附加值增加了三倍,中间省略了枸杞鲜果的二次污染,而且还节约了劳动力成本。
据测算,每种植10万亩枸杞,每年固定的二氧化碳折算经济价值约为2.3亿元;每年可释放氧气17万吨,折算经济价值为8.5亿元。绿化面积近20万亩的都兰县枸杞产业园,每年可为都兰县创造生态经济价值约21亿元。
按照规划,目前都兰枸杞产业园正在布局完成枸杞生产、枸杞产品加工、枸杞产品物流、科技研发、有机枸杞种植示范、休闲观光、农业综合开发七大功能区;并依托良种资源快繁、高效栽培、高端产品研发三大平台的建立,逐步构建起枸杞全链条科技支撑体系。
都兰县枸杞产业园区管委会林业高级工程师吴永春
到年,我们将建成枸杞种植基地面积25万亩,枸杞干果产品供应总量5万吨,年精深加工枸杞3.5万吨的百亿元枸杞产业基地,使产业园成为枸杞优势产业突出、生产要素完备、综合带动效益明显的国家级现代农业特色生物产业园。
如今,都兰县枸杞产业粗放、规模扩张的时期已经成为过去,正在青海省“一优两高”战略部署指引下,寻求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并步入“深水区”,都兰人正在高原绿洲上继续书写着红色产业的新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