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一伙盗墓贼用电脑技术在青海牧场偷

2022/8/26 来源:不详

白癜风哪  http://m.39.net/pf/a_8736814.html

年2月,青海都兰,当地的香日德镇的哈日赛草场迎来了一群行为怪异的不速之客。这群托词是来经营牧场的外地人在租下草场后,反而就像猫头鹰一样的“昼伏夜出”。谁曾想,这群不速之客竟然是传说中的“摸金校尉”。

这群行为奇特的“怪人”中,可谓各有各的本领。到底他们有何手段,胆敢行此违法之事呢?

为首之人名唤张继峰,仅有初中文化的他终日在河南游手好闲,却偏偏出手阔绰,而他的豪气自然源自于河南地界下埋藏着的诸多古墓。原来,他在年轻的时候就有意结识了混迹地下市场的盗墓贼,获得了不少“见世面”的机会,“摸金”手段也日渐熟练。

张继峰跟随其他盗墓贼盗掘了一个又一个河南古墓后,却发现他们渐渐陷入了“无米之炊”的境地:河南虽然古墓众多,但却被盗墓贼“逛了”一遍又一遍,最终大多徒劳无功。

要说这张继峰虽然喜欢“横财”,但也颇喜欢动脑子,想着不如到人迹罕至的西北地区碰碰运气。这个盗墓贼学习能力颇强,居然从古书中寻到了古墓的线索,那就是青海省的都兰县。

别看如今的都兰县知名度不高,但在历史上却名气不小,曾经是吐谷浑王国的重要城市之一,而且和中原地区相处密切。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张继峰对周边人声称到青海旅游,然后乘坐大巴来到了都兰县进行考察。

没曾想,就在他别有用心的考察时,一个叫作王涛的男子发现了这个“同道中人”。原来,他同样也参与过多次盗墓,一眼就看出了张继峰也是下过墓的人。两人互相试探下,发现都是渴望靠盗墓发横财的人,自然也就一拍即合。

不仅如此,王涛为了表示诚意,还表示允许张继峰自行寻找搭档,并资助盗墓过程中的全部费用。张继峰顾不上多休息,直接返回河南,找到了在当地盗墓行业颇有名气、为了盗墓还坐过牢的牛 伟加入。

只不过,摆在诸人面前的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在都兰县寻找到确切的古墓!

张继峰的族弟张继夫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人物。原来这张继夫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本事,那就是能够借助科技手段来寻找到古墓的确切位置,堪称是科技版的“分金定穴”。他居然能运用电子沙盘定位系统,通过电脑摸索排查,竟然真的找到了一片很有可能埋有古墓的草场。

为了尽快开工,他们几人声称想租赁草场放牧、养殖,并开出高价租金,最终以10万元取得了这块草场一年的使用权,并要求草场主人索南(人名)一家搬离附近区域。

其实,当时索南不是没有感到奇怪,毕竟这个季节放牧似乎早了点,而且自己明明有水草更丰茂的草场,对方偏偏要租这个草场。但毕竟是10万元的租金,索南只当是有钱人的独特偏好也就拿了钱搬走了。原来,距离索南家不足20米的地方,恰恰就是那座古墓的。

在索南一家搬走后,他们白天休息,晚上则是在草场里挖盗洞,最终从古墓中取出来了不少金箔和其他文物。他们几人都觉得此行不虚,肯定要大发一笔横财。

果然,在寻到了一个名唤“得丝”的买家后,张继峰等人将预先拍好的图像展示给对方,而得丝出的价格也让对方颇为满意,居然是万元。几天以后,古墓中的文物被尽数盗出,居然整整装了五袋。

他们一群人在事情办妥后虽然掩埋了盗洞,但由于周边的牧民发现他们很长时间都没有出现在草场了,自然觉得奇怪,渐渐猜到了他们的意图,那就是盗墓。经过一番有意的观察,他们发现了这伙人白天一直在镇上某家宾馆休息,只选择在晚上才外出活动。

牧民们主动将消息报告给了警方,在一番侦查后,果断抓捕了这几位盗墓贼。而那些文物也被悉数追回,经过清点足足有62件唐代文物,其中60件为三级文物,2件为一般文物。讽刺的是,到了法庭上这个团伙分崩离析,互相指认对方,还都声称自己是从犯,可惜终究没有逃过法网的制裁。

那么这帮人挖的这个古墓究竟是什么墓地呢?

其实,就是位于都兰县一处夏季牧场的哈日赛墓葬。这座墓葬的海拔达到了米,分布区域更是多达两万平方米,从年代上看应该是在唐朝时期的吐蕃。后来,考古队为了保护文物进行了保护性发掘,发现了多达19座的遗迹,出土了包括陶器、丝织品、金器、银器、铁器、石器等上百件文物。

这处墓葬,充分说明了吐蕃在高原上建立的文化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也是华夏璀璨文化的一部分。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16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