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健康海西最强音海西州卫生健康工作
2022/10/13 来源:不详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从“治病”到“治未病”;从“以治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从群众患病找医生,到享受签约家庭医生上门服务;从看病远、看病难,到覆盖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我州不断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创新,让老百姓真真切切地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红利。全民健康有保障,全面小康步履铿锵。我州正在书写一张健康海西的民生答卷,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其中的变化百姓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互联网+”让医疗健康更进一步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展开以来,我州聚焦群众看病就医的烦心事,主动作为。“互联网+医疗健康”,就是通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投入保障可持续、健康事业得发展。”州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高海源说,“我们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作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信息技术与医疗资源的深度整合,建设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对于解决医疗资源结构性失衡、提高整体医疗水平、降低医疗费用具有积极作用,切实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真正把‘互联网+’成果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和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医院与41家基层医疗机构开通远程诊疗系统,与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建立远程协作关系,州影像中心和心电诊断中心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构建“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诊疗新模式。都兰县察苏镇下西台村村民尤拉加说:“党的政策好了,现在看病再也不用跑那么远了,对我们来说,真的是很方便。”
我州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构建“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诊疗新模式,获得百姓的认可。“年3月开始,我们实现了拍DR片子和拍心电图,DR片子通过医学影医院,医院连接,5分钟内出具诊断报告结果。”德令哈市区域医共体柯鲁柯镇分院院长董维鹏说,“以前这些检查在镇上做不了,现在方便得很,目前已诊断了多人。”
医共体建设民生需求落地有声
“现在有个头疼脑热的小病在乡镇卫生院就能诊治,再也不用大老远地跑到市里了!”
“医疗条件比以前好太多了,仪器先进,医生也看得特别好。”
医改,关乎民生,惠及百姓,以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全州实施分级诊疗,让百姓就近就医,这样大大节省了医疗成本。”沈女士是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谈起医疗改革带来的改变,她赞不绝口。用政策杠杆有效引导患者下沉基层、方便就近就医,努力实现“医院、小病到基层”,实现群众在家门口就医。
医院与医院建立省级区域医联体,聘任6名医院科主任兼任科主任,建立“双主任、双专家”制度,医院重症医学科、妇产科、中医科建设成效明显;医院与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挂牌成立医院乌兰分院,学科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医院医院建立跨区域紧密型医联体,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实现大幅提升……
年,都兰县组建医疗共同体建设,作为州级试点,将夏日哈卫生院、热水卫生院和香日德中心卫生院纳入其中;年,都兰县组建第一医共体和第二医共体;年,都兰县列为全省第三批医改试点县,组建紧密型共同体,把11家乡镇分卫生院和疾控中心、妇幼保健站、医院等全部纳入一个医共体。医院作为医疗服务共同体的总院,负责所有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人员培训和优质资源下沉等工作。医院院长刁英说:“建立医疗共同体以来,乡镇卫生院门诊人数提高了2.43%,住院人数同比上升了45.5%,这在乡镇卫生院前所未有。”
“我们重点突出蒙藏医的特色优势,积极推广蒙藏医技术。”都兰县医院院长李生明说,“目前在乡镇卫生院有蒙医馆和藏医馆,在全县各乡镇卫生院开展适宜的技术推广有16项,还举办培训班,对发挥蒙藏医药特色优势,加强人才培养,梯队建设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现在看病确实方便,再也不用愁看病难和看病贵了,在家门口就可以治好。”1月18日,医院办理出院手续的罗女士说,“住院治疗不用担心报销的问题,出院结算就直接报销好了,你看,我自己花的钱也不多。”
家庭医生为百姓健康护航
“刘医生,你来了。”“我来看看你们,最近好着撒?”走进德令哈市怡景小区,不少老太太远远看见刘医生便热情地上前打招呼。“李姨,你这两天身体怎么样?”“这两天有时候还有点头晕。”“有啥不舒服的,你就给我打电话或者直接过来找我。每天早上要坚持去锻炼。”德令哈市河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执业医师刘春花,年4月开始她负责公共卫生全项工作,狠抓全科医师团队家庭医生签约工作,许多居民和医生都签署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
“马姨,你现在头还疼吗?晚上起来上几次厕所?”“偶尔疼,一般晚上起来三、四次。”“那还好,你要继续这样调理,要有信心,这是我从省上给你带的药,我教你怎么吃。”今年68岁的马莲唐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刘春花是她的家庭医生,她像对待自己家人一样关心马莲唐的生活饮食。“马姨,记得晚饭早点吃,要少吃多餐。”今年72岁的刘梅荣说:“刘医生经常到家里来看我们,给我们量血压、测血糖,对我们特别好。”“有什么不舒服,就找刘大夫。”刘春花笑着说。
目前,全州共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个,常住人口签约26.4万人,签约率51.08%;重点人群签约6.73万人,签约率85.4%,履约率达91%。“上门为居民服务,给他们做体检,从这个基础的体检可以分析出一些慢性病的并发症,我们还要把这些数据收集整理做进一步评估,完善重点人群的随访工作,让老百姓享受到实惠。”刘春花说道。
使用“全科医生工作站”便携式移动智能设备,为居民上门体检,检测血压、血糖、血脂、心电图等多项健康数据。居民孙文豹说:“这个家庭医生好呀,又贴心又方便。刘医生来家里给父母亲看了好几次,平常我们忙有时候顾不上父母亲的身体情况,刘医生经常打电话问他们的情况,这次检查的数据还录入系统里,以后看病更方便了。”
“病有所医”惠民生,“医有所惠”谋民利。这一张优异“答卷”,是我州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有力证明,我州将和着超常发展的强劲音符,奏出健康海西的崭新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