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致富路上的筑梦人记都兰县宗加

2022/11/11 来源:不详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余书记,真诚感谢您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希望您能够继续留下来……”这是驻村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宗加镇布拉村进行扶贫工作的余承潮在他任期快满时收到的一份信。

眼前皱巴巴的纸张上不是很规整的钢笔字,落款是布拉村的党支部书记和几名村民代表,时间是年3月份。

“收到这封信的时候对我感触很大,这两年虽说不长,但在村子里做了了许多振奋人心的事情,也和村民们产生了感情。得知村民们要我继续担任驻村干部,眼泪哗啦就流了下来。”余承潮再拿出这封信时感觉沉甸甸的。

为了不辜负乡亲们的这份情谊,为了巩固布拉村这几年来的脱贫攻坚硕果,余承潮毅然放弃了回城的机会,留下来继续带领乡亲们在脱贫路上越走越宽。年3月份,余承潮接到“万名干部下乡”的通知后,又回到了这个他熟悉的村落,继续为村民“筑梦”。

布拉村地处宗加镇东北部,是一个蒙古族聚居、远离乡镇的偏僻村落。“制约村子发展的最大因素就是交通不便。”还记得来村的第一天就上演了一场“人在囧途”的现实版,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搓板路”颠簸才到村委会,余承潮向记者谈起他在布拉村的经历。

“要想富、先修路。”找准村子贫困的根本问题后,余承潮便开始带领村民们发力,着手解决村子交通不便的问题。

“早在几年前,我们就多次动过修路的念头,可一谈到筹钱集资,家家户户一副愁苦脸。”时任村支书伊利对余承潮的想法很赞成,但心里却有点担心修路资金的事情。

余承潮知道情况后,加班加点寻求相关政策支持,一面东奔西跑到州财政、州政府办公室等部门争取项目资金,一面做群众出劳力的思想工作,经过半年的不懈努力,成功从海西州财政局争取到67万元资金,为布拉村修好了长达7公里的进村砂石路和3个涵洞,铺平了布拉村牧民走出牧区的“搓板路”。

路的问题是解决了,可是难题又出现在余承潮的面前。由于布拉村地处半沙漠地带,吃水成了全村老大难。看到这一幕,余承潮非常震撼,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吃水问题,他设法向浙江援青指挥部申请到22万元打井经费,为布拉村打井21口、购买牲畜饮水槽个。当牧民们看到机井喷出清澈的井水,个个笑开颜,激动的泪花和喷涌而出的井水融在了一起。

如何科学发展,如何实现牧区人地系统良性循环,引导牧民走专业合作社道路;如何优化重组生产要素,集中统一草场资源和畜牧业生产,实行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带领牧民奔向致富路……余承潮每天睡觉前都会不停思考这些问题。

解决了基本民生问题,余承潮就开始思考如何带领大家走向致富路。

雷厉风行,余承潮没日没夜深入到牧户家中“找出路”,根据实际,最后决定把发展“柴达木黄牛”作为推动布拉村合作社产业发展和牧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经过多方协调,余承潮争取到了资金72.18万元,购买头“柴达木黄牛”,采取“合作社+黄牛+牧民”的模式规模化饲养,产品以“陶尔根柴达木黄牛”注册品牌。

年,黄牛产业初见效益,布拉村生产牛犊83头,13.9万元的“第一桶”黄牛产业基金帮助布拉村成功甩掉“贫困村”帽子,贫困户全部脱贫,村里更是有了自己的产业。年经过一年平稳的发展,余承潮对村里未来产业发展充满了希望。

转眼间,新一年的驻村工作已经开始,余承潮望着合作社牛棚里正在吃草的黄牛牛犊,对带领村民步入小康生活信心十足。他说:“不久前,我又向浙江援青指挥部申请资金40万元,购买了67头第二批合作社黄牛,持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带领布拉村的牧民们筑牢奔小康之路。”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26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