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
2023/9/8 来源:不详夏季旅游火爆的天空之镜景区。摄影:黄灵燕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祖国聚宝盆,神奇柴达木。
前不久的第二十届青洽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高峰论坛、“柴达木之夏”广场文艺演出、“中国梦·丝路韵”文物展、《丝路海西州·聚宝柴达木》专场文艺演出……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向人们展示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独特的文化魅力。
两年前,海西州出台《关于加快海西州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大手笔谋划文化旅游未来,构建大旅游大文化发展格局,推动旅游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作为丝路经济带向西向南交汇点的海西州,面对持续的经济下行压力,全州旅游业以前所未有的气魄和速度逆势而上,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逐年增长。
以文促旅,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
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
……
年6月,海子第二次坐火车前往西藏,在途经德令哈时创作了这首广为传诵的作品。因为一首诗向往一座城。此后,无数文艺爱好者纷至沓来,探寻自己心中的圣地。
年7月,德令哈市举办首届海子青年诗歌节。海子在中国文学史尤其是现代诗歌中的地位使“海子青年诗歌节”成为德令哈独一无二的特色。从“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到诗与远方的完美印证,德令哈“吟游诗人的驿站”等旅游文化形象逐渐深入人心。诗歌节这个带有明显德令哈印记的活动成功“走了出去”,在西安、北京等地迅速引起共鸣。
一首诗影响一座城。这张王牌成为推动德令哈文化传播、提升文化品位、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窗口。凭借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文化和旅游在这片热土上浑然天成,德令哈打造文化旅游形象的同时,旅游业迅速发展。
“基于这些前提,如果说最近几年德令哈文化旅游工作的一大特色,我觉得文化品牌打造算是一个。”德令哈市旅游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王瑞说:“仅年,我们成功举办了第十六届德令哈市柴达木之夏广场文艺演出、男生女生上高原水上竞技体育活动、·八省区‘孟赫嘎拉’文化旅游节暨第十五届德都蒙古文化艺术展示会等。通过参加年西湖国际博览会暨市民休闲节,进一步推广了德都蒙古文化,打造了浪漫之都·星空之城·金色世界德令哈文化旅游品牌,提升了我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德令哈的发展并非个例。
“都兰是诺木洪文化的发祥地,是吐谷浑古国的龙兴之地,是‘南丝绸之路’繁荣之城。依托这些厚重的文化资源,我们想走出一条‘旅游文化成就都兰’的特色发展之路。”对于都兰县旅游业的发展,县文体旅游广电局副局长郭文锐分析道:“通过深入挖掘弘扬以‘都兰学’为代表的文化资源,加快推进景区建设步伐,增强旅游和文化的强势结合,以文化产业化促进旅游规模化,将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不难发现,如今单纯的景点观光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不少人的旅游需求已经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基于这种转变,海西必须丰富文化体验,让旅游产品更有文化味儿。其实,对于海西来说,文化从来不是它的短板。雄奇壮美的自然风光与绚烂多彩的人文景观在这里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展现出无穷魅力。特别是树立“大文化、大旅游、大产业”发展理念之后,海西州深入挖掘整合当地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
“就我们重点打造的柴达木文化品牌而言,一是以昆仑文化、德都蒙古族文化、都兰吐谷浑文化吐蕃文化等区域文化为依托,打造区域文化系列品牌;二是以史前文化、唐蕃古道文化、丝绸之路南道等历史文化为依托,打造历史文化系列品牌;三是以蒙古族‘那达慕’等民族文化为依托,打造民族文化系列品牌;四是以民族服饰、昆仑玉、盐雕等民俗民间工艺文化为依托,打造民俗及民间工艺文化系列品牌。同时,以柴达木开发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现代工业文明、农垦文化等为依托,打造体现柴达木精神的现当代文化系列品牌。”州文体旅游广电局工作人员才仁介绍道。
民族风情摔跤比赛。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文体旅游广电局供图
以旅彰文,旅游为文化传承带来动力
柯鲁柯农垦文化风情小镇,积淀着厚重而独特的农垦文化。这个由原德令哈农场改制而建成的农牧业结合镇,经过60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目前多民族共同生活、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现状。
“我们以‘艰苦奋斗、战天斗地’的农垦精神为主线,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农垦文化博物馆、编排舞台剧,通过‘农垦文化+特色风情小镇+舞台剧展演+特色民宿体验+文化街景观光+特色美食’等形式,充分挖掘小镇文化底蕴,将小镇打造为产城融合、惠及民生的新型特色城镇、设施完善的文化旅游胜地。”在王瑞看来,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给游客带来别样的旅游体验,正是德令哈加速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生动的注脚。
就如柯鲁柯镇的农垦文化一样,海西大地上这些不同民族特色、民间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在旅游业的推动下,走进更多人的视野。所以,如何将丰富的文化资源合理挖掘出来,发挥文化的潜力,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海西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6月10日,走进即将正式开放运营的茶卡“天空壹号”景区,各项基础设施正处于最后的完善阶段,但这并未影响游客的热情,清晨的景区已是游人如织。据青海茶卡天空壹号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康希元介绍,景区重点建设以体验盐文化为主的卤水漂浮、盐泥洗浴、盐屋、盐雕、盐地高尔夫、盐迷宫等游乐项目和以德都蒙古文化、古羌文化、农垦文化为主的探秘、演艺等体验型旅游项目。
“只有扎根于当地独有的文化土壤,才能满足游客体验生活的需求。”
提起景区的特色,康希元认为,归根到底是用融合的思维发展文旅产业。
作为新建景点,“天空壹号”与“天空之镜”景区同处于茶卡盐湖。面对这一情况,实现差异化发展是其中关键。
“老景区是以自然观光和工业遗迹为主,‘天空壹号’则主打体验,将盐文化定位为景区核心,重点打造以地方文化为主的蒙古特色实景演艺和结合自然景观为主的热气球观光等项目。”原乌兰县旅游局局长安小存介绍道。
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用旅游的方式传播文化,在安小存眼中,这是乌兰县旅游业的发展理念,也是海西州旅游发展的一个特色。
为做好“融合”的文章,除了在重点景区建设演艺中心,编排剧目演出,带动相关产业旅游消费之外,海西州在旅游景点规划建设文化设施、产品,开发旅游项目时融入大昆仑文化元素,将地方特色文化内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中,提升城市文化旅游品位。同时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纳入旅游线路,推动文化遗产资源真正“用起来、活起来”。
乌兰县铜普镇都兰河村盐雕旅游产品带动村民致富。摄影:黄灵燕
融合创新,催生深度融合新业态
家住乌兰县铜普镇都兰河村二社的龚秀萍这几年换了个活法。原本作为家庭主妇的她,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家照顾孩子,一家四口的生活全靠丈夫一人外出务工。
年,都兰河村和当地的乌兰县天格陶勒文化旅游开发公司进行合作,在村上建立了加工车间,企业提供原料和工具,村民参加培训后就可以上岗加工。
“去年5月我就到这儿上班了。参加过培训后发现加工起来并不复杂,特别是熟练后,一天能做几十个。”龚秀萍一边向记者介绍情况,一边麻利地将材料放入模型中压实。如今,这份家门口的工作不仅让她每个月都有两三千元的工资,还让她实现了工作家庭两不误的梦想。
“以前我们村是个重点贫困村,全村户原本都靠种地和务工。对于一些没办法外出打工的村民来说,收入只能靠一亩三分地。茶卡旅游火起来后,这些盐雕卖得很好。原材料、模具、技术、销路都是企业负责,我们主要是出人力进行加工。这样的合作让村民多了条增收的好路子!”村支部书记刘立君话语实在。
倘若将农牧民从事旅游业相关产业看作是文旅融合的新业态,那么一些企业融合发展,推出创新型产品,无疑是融合路上的成功尝试。
投资万元的德令哈德园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坐落德令哈市中尼产业园,是一家集文化创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及旅游业为一体的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我们将来自邻国尼泊尔古老的帕坦金铜造像作为主打产品,不仅聘请了40多位技艺高超的尼泊尔尼瓦尔族的帕坦佛教造像工匠,还结合海西州本地文化特色,成立研发团队,开发各色手工艺精品、唐卡、藏毯、木雕、泥塑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系列旅游纪念品等。”在德令哈德园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启明的介绍下,记者看到,展示区内的一尊尊佛像、一幅幅唐卡、一座座木雕都成为两国传统文化的鲜活展示。
文化产品畅销,群众收入增加,越来越多的海西人吃上旅游饭,这背后所折射的正是海西州文化旅游产业的不断融合发展。
新的号角吹响后,全州各地纷纷迈出了进一步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步伐。德令哈的蒙古族木雕、藏族唐卡,都兰的玛尼石加工,天峻的藏文化工艺品、服饰制作、煤精石手工艺品逐步迈向市场。
实现文化和旅游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才能实现两大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今年我们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坚持产业融合。”才仁告诉记者,为促进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今年海西推动特色盐产品、枸杞、藜麦等旅游商品和纪念品加工、制造和销售。同时,依托盐湖、矿山、油田、光伏电站等资源,大力发展工业旅游。并且在推进茶卡旅游小镇、柯鲁柯风情小镇等一批旅游小镇建设的基础上,开发休闲农庄、乡村星级接待点、特色民宿、自驾露营、户外运动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
数据显示,随着旅游经济总量逐年上升,旅游产业已成为海西州第三产业新的增长点。年,全州共接待游客.7万人次,同比增长24.5%,实现旅游收入98.7亿元,同比增长14.9%,分别是年的2.9倍和4.7倍。
今年40岁的徐杜飞在茶卡镇经营着一家酒店。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80间客房常常爆满。相比过去,有多年经营酒店经验的他也转变了观念,无论是餐饮还是住宿,都在朝着“文化”靠拢。
“饭菜能有乌兰味道,住宿能有茶卡特色,把当地的一些文化资源利用起来,这样才能在竞争中保持优势。”谈起酒店未来的发展,徐老板充满信心,“我觉得海西旅游一定会发展得更好。”
城乡融合让生活更美好
从“门前冷落车马稀”到“国家特色小镇”“全国美丽宜居小镇”……乌兰县茶卡镇足以称得上是青海产城融合发展的标杆、典范。
海西州全面推动城乡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政策保障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城乡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群众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城乡自我发展能力和活力持续增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已初步建立城乡有效衔接、功能配套的基础设施体系和均衡配置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这给我们带来了有益启示,推动经济发展的高质量,城乡建设必须实现高质量,城乡建设高质量的根本途径在于走出一条城乡融合的发展之路。
迈进新时代,我省正以创造高品质生活为目标,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青海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当前,青海城乡发展已进入全面转型的新阶段,我们必须要围绕“四化同步”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用历史和发展的眼光从容规划建设管理城乡,加快城镇建设,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乡村生活更富足。
城乡融合发展是一个长过程,我们必须在过程上下大气力,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带动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立足乡村振兴战略,以宜居宜业宜游宜人为目标,做好区域内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规划,把小城镇作为农牧民就业、创业基地,就近就地转移农牧民,走出一条具有青海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