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落在海西乡间的文明书简
2022/10/20 来源:不详白癜风光疗对人体有害吗 http://pf.39.net/bdfyy/bdfjc/140915/4473326.html
青海新闻网讯
在人们长久形成的印象积淀中,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向外展示最多的是依托资源优势拱起的工业文明。走进海西,仔细地感受和阅读海西,慢慢地就会感触到,海西的农耕文明较之工业文明有着更为久远的历史,并伴着岁月的前行日显厚重。
文明的生命力在于不断汲取时代精神,方显出文明在传承和嬗变中历久弥新。海西的精神文明建设伴着城市的发展取得了沉甸甸的收获。而寻着文明的足迹走进乡村,人们会发现海西的乡村文明沾染着泥土的芬芳,正绽放出多姿多彩的时代光华。
乡村文明,庄户人的“心灵港湾”
德令哈市河东街道办事处辖属的东山村,是一个处于城市怀抱中的村庄。说是村庄,村民们已顶着城镇居民的角色,虽说已与城市融合在一起,乡村中绵延的良好习俗还依然在村民中流传着。住房新了,生活环境好了,努力留住的乡村习俗,像留住记忆中的乡愁,成为东山村人寻常日子里不可或缺的“心灵港湾”。
东山村的文化大院就在紧依市区的一个院落中,离院子还有相当的距离,充满阳刚气的秦腔曲调已漫过院墙送了过来,还真的是字正腔圆,有板有眼。
春节这段日子,虽说德令哈市还是寒气袭人,可只要文化大院的锣鼓家什一响起来,村民们就会走出家门聚集在这里,在“惊天动地”的秦腔秦韵中感受一段痛快淋漓。村党支部书记童学成也经常是这里的观众,除了看演出之外,也少不了问问负责秦腔演出队的吴延召有啥需要村委会出手帮忙。
童学成说,东山村的好些村民都是以前从省内其他区域迁来的,人均耕地少,在集中搬迁到现在的小区后,村里的多种经营和集体经济让村民的日子从内到外变了样。村委班子觉得仅让村民“鼓了腰包”还不够,村民的精神生活和文明养成也要跟上近在咫尺的城市节拍。为此村班子没少花心思、动脑筋。
14岁就曾在民间演出团跑过龙套、后来逐步成为村里秦腔演出骨干力量的吴延召,有村里一群酷爱秦腔曲艺的长辈们撑腰,挑头组建了东山村秦腔演出队。平时大伙各忙各的,到了闲暇或约定的排练时间,就丁是丁、卯是卯地串起各种角色。在村里演,登上市里的舞台,州上的演出也挂了名。别的村的村民也加入进来,东山村演出队也从最初的1个发展到7个,在市文体部门的扶持下,大有发展成文化产业的势头。
除了排练和演出外,东山村的文化大院还担负着民间手工艺品制作培训功能,青海香巴拉文化公司在这里建起了文化产业基地,培训东山村及周边农牧民制作唐卡、德都蒙古手工艺品及玛尼石加工制作工艺。村委会里还专门辟出空间开起“农家书屋”,摆放了约2千册各类图书,书屋已然成为村民们的另一个“粮仓”。
在乡村振兴中,东山村发展跑到了前头,这其中不乏文明的助力。
流动活水,托起了一个活力乡村
矗立在乌兰县希里沟镇西庄村村委会门口的一块巨石上,醒目地镌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要内容,村党支部书记马晓平说:“这是把西庄村往上再扶一把的无形手臂。光把核心价值观刻下来远远不够,是要让它成为西庄村人比量着不断往上走的尺子。”
已经连续8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全村已有余户“五星级文明户”的西庄村,不但没有因为头上的光环“吃老本儿”,反而更感不能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中落伍掉队,压力巨大。
马晓平说,自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西庄村呈现出“三多三少”,主动参加学习的多了,闲聊酗酒搅是非的少了;料理家庭,照料老幼的多了,参与赌博“耍牌”的人少了;家庭和睦、勤劳致富的多了,举家不和、吵吵闹闹的少了。
乡村,是乡民栖身之所,也是栖心之地,乡村文明在一定程度上映现出的是社会镜像。
自从“五星级文明户”创建在西庄村展开,人人“追星”、家家“捧星”、户户“争星”让这个高原村庄的文明之光,从田野上辐射开来。
村里的“五星级文明户”孙英莲家,一家七口四代人和睦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孙英莲本人已年近60岁,公婆都已80以上高龄,地里的活帮不上忙,还因都患各种疾病需孙英莲照料。两年前,孙英莲陪婆婆到成都看病,家里承包的10.7公顷的枸杞地也就顾不上了,孙英莲一时陷入两难。有了孙英莲在家里做出的榜样,她的儿媳妇主动从她肩上接过了侍候老人的责任,照着孙英莲的样悉心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在几代人中接力相传的孝心,让这个平凡的家庭成为“全国最美家庭”,仁爱的家风自然也是“墙内开花墙外香”。
文明的浸润让西庄村的庄户人美在心灵,同时,沿着文明引领的方向前行,乡村也告别了曾经的柴草遍地、“灰头土脸”的模样,与现代文明相向而行。
“脏、乱、差曾经是村庄最常见的标签,随着精神文明深入人心,为村庄治理打下了基础,再加上硬件投入,村道硬化、村间绿化、村庄亮化让村庄变了样。逢年过节,村民耍社火、扭秧歌、演大戏,文明的程度不断提升。”马晓平说。
村庄文明折射社会进步,乡村文明在某种程度上较之城市文明更有特色、更亲和。
移风易俗,乡村文明始于细节
追溯来时的路径,我们今日许多的习俗、情感,都与曾经带着历史尘埃走来的乡村有着丝丝缕缕的关联。一边牵着历史,一边眺望未来,乡村文明建设依然要从田野上、庄户内的细节开始。都兰县香日德镇得胜村移风易俗的细节,耐人寻味。
进入冬季的都兰县香日德镇得胜村,在忙碌完地里的庄稼后,村庄透出一派宁静祥和。一些人家选择在这个农闲的时节,张罗着给子女操办婚事。
“娶媳妇嫁姑娘本来是件喜事,可各家攀比着拿彩儿,上礼钱,大操大办酒席,忙了一年挣的钱,就像流水一样往外淌。给大家的日子带来负担不说,还毁了村里的风气。”村民虽有埋怨,却又不能把话摆在面上。
眼看着村里花钱“比阔”、“买虚假面子”的风气一天天上涨,甚至给一些经济本来就不宽裕的村民带来很大的负担。村“两委”的人员在一番合计后,决定把这件看着不大不小的事情当成树立精神文明的大事儿来办。
村两委班子先把村民们召集在一起,把精神文明建设的大道理与村民们身边的事、家里的事,融汇在一起给大家入情入理地摆清说透。先从村干部和党员做起,带头说服自己的家人和亲属抵制高额彩礼,节俭办理各类婚丧嫁娶。紧接着又推出“实招”,由得胜村村集体筹措出资金,在村里建起了移风易俗树文明村风的“红白理事办事大厅”。干净整洁的房屋里十几张餐桌,可容纳百余人的空间虽不奢华,却透出暖心的乡土气息。
厨房操作间灶具和锅碗瓢盆等各类厨具一应俱全,村民们谁家有红白喜事,大事小情,只须把家里的米面,肉菜拿到这里,由红白喜事理事会的人员张罗,乡亲们一起搭手帮忙,既在这里节俭地办了事,又在彼此的帮忙中增进乡亲间的情谊。
村里的红白喜事理事会不仅是搭起了架子,而且在引导村名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村风中实实在在产生着“疗效”。理事会结合村情,制定了详细的章程,把红白喜事新事新办,移风易俗的各项条款,都细细地写进章程里,引导着村民照章办事。
最近,村子还因为推出了一些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招”,被都兰县香日德镇树成了典型示范村。
有时乍看细节有些琐碎,却往往在琐碎中蕴含着事物的“肌理”和“脉象”。得胜村从细小处入手,舍开陋习,靠近文明,这就显得“小处不小”,使海西的“文明沧海”以涓涓细流而成澎湃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