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渭一号墓中出土一枚骆驼印,可是旁边

2022/12/25 来源:不详

在古代墓葬中,专家们总能出土一些匪夷所思的东西,不费一番功夫还真不知道它有什么奥秘。比如,在青海省的血渭一号墓中,专家们发现了一枚从未见过的骆驼印,并且印章上的文字还是吐蕃文,所以也不知道写了什么……究竟神秘的骆驼印长什么样呢?吐蕃文又写了什么呢?这件事还得从一处著名的遗址说起: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这处著名的遗址,就是九层妖塔——血渭一号墓,它对解开骆驼印章的谜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唐朝初年,西北地区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吐谷浑,它由少数民族慕容吐谷浑所建立,占据了西北地区大部分的土地和人口。从西晋到隋朝,吐谷浑和中原王朝之间关系甚密,但到唐朝时期吐谷浑便开始搞一些“小动作”。

吐谷浑不断侵扰边疆百姓,于是唐太宗忍无可忍之下便派兵攻打吐谷浑,以望能够稳定边疆的局势。多次战争双方伤亡惨重,于是很多士兵都被就地埋葬……考古专家们经过深入研究,在青海都兰县热水乡一带找到了大量的唐代墓葬群,并推测该处即当年唐朝军队和吐谷浑作战的地方,同时对这些古墓进行发掘和清理,发现其内部结构就像一层层的高楼一般,最深处达到12米左右,因此专家们称之为九层妖塔一号墓。

据新闻报道,年7月25日,有一伙盗墓贼趁着晚上下暴雨潜入都兰县热水乡唐代古墓群,并盗挖了其中一座较大的墓葬,所幸盗墓贼被当地村民及时发现才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第二天,当地博物馆的考古专家赶到热水乡,对被盗挖的墓葬进行了保护性发掘,还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有金银器,玉器和丝织品,以及皮革等等,足以可见墓主人的身份不一般,并且也可以推测出墓主人并非是战死的普通士兵。

考古专家们充满了疑惑,他们首先根据墓葬的型式判断,确定墓葬并非中原地区汉人的墓穴,因此最有可能是吐谷浑墓葬。上文提到,唐朝时期吐谷浑在边疆地区常年发生战事,那会不会墓主人是吐谷浑的某个将军或王爷呢?正当考古专家们都陷入困境时,一枚不起眼的印章竟然成了破解墓主人身份之谜的关键……

在墓室中,考古专家们发现了墓主人的遗骸,并在遗骸的右侧清理出一枚硬币大小的印章,印面呈方形直径约2.5厘米。专家们都喜出望外,认为出土了印章就一定能知道墓主人的身份,但是很可惜印面锈蚀得相当严重,专家们只能模模糊糊的感觉到刻有一行文字和图案,至于是什么图案和文字则完全无法识别了。

好不容易得到的线索又断了,不过专家们并不死心,他们尝试利用高科技还原印面文字和图案。首先,专家们将印面清理干净,然后通过光谱扫描得到印面底层的痕迹,最后再将底面的痕迹映射到带有涂层的镜面上。就这样,专家们虽然得到了印章上的内容,但是看罢之后却让人更加疑惑了,因为一个汉字都没有。

印面上最独特的地方在于,左上方有一只站立的单驼峰骆驼,这在以往考古发现中出土的印章上还从未看到过,因此专家们推测骆驼或许代表墓主人是少数民族,而且他们对骆驼还有某种信仰。另外,在印面右侧和最下部分刻有文字,但可惜不是汉字,而是鲜有人知的古代吐蕃文,这也间接证明了墓主人吐谷浑人。

为了破解神秘的古吐蕃文字,文物专家们找到了数位研究吐蕃历史的老教授,他们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终于辨析出了印章上吐蕃文字的内容,翻译成汉文即“外甥阿柴王之印章”。专家经过翻阅资料,此墓主名叫阿夏王,他就是《吐谷浑(阿柴)纪年》残卷内,所记载的“莫贺吐浑可汗”,他的母亲名叫墀邦,墀邦在年下嫁吐谷浑王。吐谷浑王去世,阿夏王继位,在激烈的战争年代,阿夏王亡于兵燹战火,最后被埋在这里……至于外甥的解释是这样的,当时的吐谷浑王室,频繁和吐蕃王室进行了联姻,最后,就形成了“甥舅”“侄儿”和“女婿”等等的关系,这些关系错综复杂,在印玺上有了体现,但在典籍中,他们的关系却让人难以分辨。

总而言之,这枚骆驼印章太重要了,它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神秘吐谷浑墓葬的大门,让我们对西北地区的历史也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让血渭一号墓被更多人知晓,希望在不久将来专家们还能更大的发现。

参考资料:

《吐谷浑史研究》作者:李学文,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30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