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重要支流湟水河的发源地
2023/1/10 来源:不详海晏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是黄河重要支流──湟水河的发源地,湟水源头,北接祁连县、门源县,东邻大通县、湟中县,南接湟源县、共和县,西邻刚察县。
至年,海晏县辖4个乡镇,29个行政村,3个社区。青新公路(国道线)、青藏铁路横贯全境,是青海“丝绸之路”南线的主要组成部分。
年,海北州府搬迁到海晏县,现州府所在地海晏县西海镇距县城10公里。
年12月,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年5月15日,青海省政府发布公告,包括海晏县在内的12县(市)退出贫困县序列。
建置沿革
汉平帝元始四年(4年),王莽在环湖地区设置西海郡,以程永为太守,郡治今海晏三角城。西汉末年废弃。
东汉永元十四年(年)移金城西部都尉于故西海郡城,时称龙耆城,移民屯垦,数年后罢废。
魏晋时今海晏县地属羌人与鲜卑乙弗人牧地。
隋唐时为吐谷浑辖地。
唐龙朔三年(年)后,被吐蕃占领,归吐蓄“青海节度使”管辖,宋代为河湟吐蕃哺厮咿属地,元、明时为藏族牧地。
明正德七年(年),海晏为土默特蒙古属地。崇祯十年(年)后,为西蒙古和硕特部辖地。
清雍正三年(年),编定青海蒙古5部29旗,统归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节制。海晏地区属和硕特蒙古南左末麻、南右后旗、东上旗。
民国初,海晏地区除上述各旗外,新增南右首旗、北中旗、南左后旗及察罕诺门汗旗(达如玉藏族),各头领听命青海办事长官(后改为蒙番宣尉使)统领。
民国6年(年),海晏地区凯来垭豁以西归都兰,以东归湟源县。
民国19年(年),海晏属都兰县地。
年海晏建县,为省直辖县,巴燕石咀口以西划归海晏县。
年9月11日海晏解放,年6月6日成立湟源县海晏行政委员会。
年6月19日恢复县制,成立海晏县人民政府,直属青海省人民政府。
年9月2日改称海晏县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午12月复称海晏县人民政府,隶属海北藏族自治州。
年3月县人民政府改称县革命委员会。
年4月复为县政府至今。
年3月5日,青海省政府青政函[]15号文批复:撤销银滩乡,设立并命名为三角城镇(镇政府驻地设在原银滩乡,年10月迁至县城,年7月迁至三角城镇海湖路)。调整后,海晏县辖2个镇、5个乡(其中2个民族乡):三角城镇、西海镇、金滩乡、哈勒景蒙古族乡、青海湖乡、托勒蒙古族乡、甘子河乡。共有1个居委会、26个村(牧)委会。
年8月,撤销甘子河乡、托勒蒙古族乡,合并设立达玉蒙古族乡(乡政府驻原甘子河乡驻地)。调整后,全县辖2个镇、4个乡(其中2个民族乡):三角城镇、西海镇、金滩乡、哈勒景蒙古族乡、青海湖乡、达玉蒙古族乡。
年,将达玉蒙古族乡更名为甘子河乡。调整后,全县辖2个镇、4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三角城镇、西海镇、金滩乡、哈勒景蒙古族乡、青海湖乡、甘子河乡。
年末,全县总人口3.4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46.7%。辖2个镇、4个乡,29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50个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