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人水和谐共生的青海故事
2023/1/15 来源:不详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http://m.39.net/news/a_6314286.html
央广网西宁2月14日消息(记者樊永涛)从青海省东部的引大济湟工程攻坚克难全面发挥效益在即到柴达木盆地的诺木洪水库工程抓紧施工将为24万亩枸杞“解渴”,从三江源头的玉树市欧亚水獭“常驻”河畔到尖扎县黄河岸边果飘香,从落实1.53万名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人到水文测报系统实现3至12小时精细化预报……年青海省水利部门锚定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总目标,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实现了“十四五”水利改革发展良好开局,上演人水和谐共生的精彩故事。
黄河——一江清水向东流(央广网记者樊永涛摄)
水润民生全心为民
新春佳节,大年初三。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的引大济湟西干渠工程32号隧洞施工现场,建设者们已然复工,他们24小时加班加点,保质量、保进度。
32号隧洞总长米,于年9月份开工。隧道掘进到年11月时,因为地质条件差造成多处塌方和涌水涌泥,严重制约了施工进度。此后,相关领域专家对隧道地质情况和施工方案进行了多次“会诊”,现在每天能以一米多的进度推进,现在隧洞剩余余米。
位于西宁市大通县的引大济湟西干渠(央广网记者樊永涛摄)
力保“32号”隧洞贯通,意味着引大济湟主体工程将全面完工,造福青海人民。
引大济湟工程是一项跨流域的大型调水工程,主要解决湟水流域缺水问题和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工程全面发挥效益后,湟水流域将新增灌溉面积万亩,提供青海东部城市群万人饮用水及经济发展。
“32号”隧洞仅是青海省水利部门聚焦水网重大工程建设的一个缩影。与此同时,在青海省西部柴达木盆地的海西州都兰县,一项投资5.84亿元的诺木洪水库工程已紧锣密鼓进入攻坚期。
柴达木盆地所产枸杞,黄酮、多糖、氨基酸等有机物质含量均高于国内其他产区,是全球最适宜生产有机枸杞的地区。而诺木洪地区是海西州枸杞集中连片种植规模最大、单产产量最高、产品品质最优的枸杞种植示范基地。
农民采摘枸杞(央广网记者张海东摄)
诺木洪水库设计总库容为万立方米,年计划竣工后,当地24万亩枸杞将得到灌溉,工程不仅为当地枸杞产业发展及农牧民增产增收带来福音,而且为青海省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作出贡献。
年,青海省水利部门在水利规划前期加快推进的基础上,实现了水利工程建设全面提速和民生水利工作提质增效。引大济湟西干渠、北干二期、蓄集峡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基本建成,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完成年度投资目标任务,中小河流治理、重点水源工程建设、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等面上项目建设稳步推进。落实水利投资58.9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4亿元。
同时,落实资金5.44亿元,重点解决供水保障程度不够稳定、季节性缺水等突出问题。维修养护处集中式饮水安全工程,万群众受益,全省农村牧区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分别达到80%、94%。在以上基础上,集中式供水工程水费收缴实现全覆盖,水费收缴率达到97.8%。
今年,青海省水利部门将建成引大济湟西干渠、北干二期、北干一期田间配套、蓄集峡水利枢纽等重大工程及循化夕昌、乐都杨家、湟中西纳川、同仁浪加、玉树国庆等中小型水库,强力推进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都兰诺木洪、杂多萨呼腾、大通大河滩、互助柏木峡等重点水源工程建设,提高供水安全保障能力。
同时,将扎实做好农村供水工作,锚定年底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的目标,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规模化发展及小型供水工程标准化改造,稳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向农村供水保障转变。
“三江之水”常清
年下半年,不少摄影爱好者在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区的扎曲河畔拍摄到几只欧亚水獭“嬉戏打闹”的画面,一度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
摄影爱好者在玉树市区拍摄到的亚欧水獭(央广网发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摄)
无独有偶,今年1月上旬,在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黄河源头流域也拍摄到了欧亚水獭的身影。欧亚水獭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指示物种,“频繁”现身三江源头,不仅说明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日益向好,更说明了青海聚焦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
年9月14日,首届青藏川江河流域河湖长制联席会议在玉树市召开。会上青海与四川、甘肃、西藏三省区共同签署了《青藏川三省(区)六市(州)江河流域河湖长制河湖联防联控机制协议》,达成了每年轮流召开河湖长制联席会议的共识,协同管护省界河湖。
年,青海持续推进河湖长制走深走实,名各级河湖长、名河湖管护员巡河管河,形成守护“中华水塔”的强大合力。全面完成条河流、个湖泊管理范围划定工作,取缔非法采砂点6处,整改违规利用岸线项目41项。年内整改河湖“四乱”问题项。在46条河流、2个湖泊、2座水库开展健康评价试点,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黄河流经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扎玛当地区(央广网记者樊永涛摄)
三江之源水常清,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地动力。
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黄河沿岸的扎玛当,藏语意为“灌木滩之下方区域”。这里曾经沟壑密布、植被稀疏,土地干旱贫瘠,水土流失严重,“种树不见绿,造林不见林”。年初,当地政府投入多万元实施坡耕地改造、营造乔木林和经济林等水土保持措施,助力当地村民致富。
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当地把传统的“山顶戴帽子、山间缠腰带、山脚穿靴子”和创新种植经济林相结合,既做到了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又为当地群众增收开拓了“新路子”。
曾经荒芜的扎玛当地区如今“春赏花秋结果”(央广网发谈林明摄)
年,经过“改造”后的扎玛当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桃子、苹果等经济林“点绿成金”,既做到了“春赏花秋结果”,又增加了牧民收入。
青海地处三江之源,兼具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陆干旱盆地三种地形地貌,生态环境脆弱,水土保持工作任务重。
年,青海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有效推进,水土保持“空天地一体化”监测项目实现全覆盖。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平方公里,完成黄河流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专项整治行动,项生产建设项目、个违法违规问题完成整改,从严查处违法违规项目项。省级征缴水土保持补偿费1.66亿元。
年为持续复苏河湖生态环境,青海省水利部门将落实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河道采砂规划,严格涉河湖生产建设项目行政审批,依法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生态空间管控、河道采砂管理,在此基础上完善基层河湖巡查管护体系,解决河湖管护“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推进水土流失防治,强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执法监管,稳步推进省级重点防治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平方公里以上。
防患未然江河安澜
年7月27日,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上午9时许,正在马家河水库检查工作的赵国胜突然接到米拉沟水利管护所所长马杰打来的电话,心里不禁“咯噔”一下。
“赵主任不好了”,马杰气喘吁吁地说。“李二堡镇窑洞村一社村民屋后山体滑坡,房屋倒塌困住了人,该段人饮主管道断裂……”
窑洞村山体滑坡(央广网发谈林明摄)
“请你们立即报告李二堡镇政府,关闭自来水进水闸门,将核桃庄水人饮工程退水闸全部打开,进行退水,同时迅速营救被困人员,米拉沟灌区抢险队立即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和应急措施,我马上给陈局长和防汛抗旱指挥部相关领导汇报”。接到电话,赵国胜第一时间迅速作出反应。
受当日强降雨影响,窑洞村发生山体滑坡,六间房屋倒塌,医院,滑坡导致核桃庄水人饮工程主管道断裂,李二堡镇窑洞、塘尔垣等12个行政村户人停水。
10点30分,赵国胜带领专业技术人员选择最接近的黑山沟山路赶赴现场察看灾情。根据现场情况,赵国胜立即组织专家会商,安排米拉沟灌区抢险队组织机械、材料、管材、配件,并勘查改线管线进行抢修,以保证3天内正常通水,确保群众用水安全。
黄河险情应急处置(央广网发谈林明摄)
搞防汛工作需要过人的心理素质,需要胆识和魄力。今年40岁,军旅出身,现任民和县防汛抗旱服务中心主任的赵国胜个子不高,敦厚沉稳,眉宇间时常锁着一份担忧,一份责任。
年,青海省落实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人1.53万名,实现了山洪灾害防御包片负责和网格化管理。赵国胜是其中之一。
未雨绸缪,曲突徙薪。过去一年,青海省水利部门落细防汛措施,开展座水库维修养护、9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成17座水库安全鉴定工作;实施24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年内治理河长公里,完成2条重点山洪沟道治理;安排水利救灾资金万元,对处水毁工程进行了修复;山洪灾害防御非工程措施进一步完善,山洪灾害预警平台监测预警站点平均到报率98.5%,建设成果覆盖全省个村、.81万人。
同时,有效应对玛多“”地震灾害,支援柴达尔煤矿“”冒顶事故矿坑排水工作,及时处置了黄河滩水库、云谷川水库险情。可可西里盐湖引流疏导工程全面建成。第一次水旱灾害风险普查有序推进。汛期未发生人员因灾死亡事件,水利设施灾损比上年减少61.8%。
在此基础上,实现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水文测报系统3至12小时精细化预报,修订完成20个城镇、57条河流、33座大中型水库超标洪水防御预案,实现座水库应急预案、监督检查全覆盖。
年,青海省水利部门将全力做好水旱灾害防御,从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措施、抓好“三大风险”防范、完善应急响应机制、强化工程调度运用、推进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六个方面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凝心聚力踏征程,真抓实干勇担当。”在2月11日举行的青海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上,青海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张世丰说,年要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系统治理,切实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
三江之水,绵延向前,探寻人水和谐共生的“青海故事”,只会越来越精彩。
原标题:《探寻人水和谐共生的“青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