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走青藏线以两路精神讲好交通故事交
2023/3/27 来源:不详在察尔汗盐湖盐盖上修筑的公路上,采访团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近日,本报采访团来到青海海西格尔木,从格尔木市区一路向西,再走青藏线。
格尔木,是青藏公路的标志性地点。
65年前的2月,慕生忠将军率队来到这里,随行人员面对无际的野草、芦苇、沙柳和隐流其中的杂乱河道,不禁问道:“格尔木在哪里?”
慕将军回答:“我的帐篷扎到哪里,哪里就是格尔木。”“我们要在青藏高原开辟一条通往西藏,北连甘肃、新疆的平坦大道。”
当年5月11日,慕生忠将军带领19名干部、多名民工组成的筑路大军,来到格尔木河畔的荒原上,每人配备一把铁锹、一把十字镐,从格尔木向世界屋脊进发了。
仅用7个月零4天,筑路大军就将公路修到了拉萨。
65年过去了。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川藏、青藏公路通车65周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路”精神重要批示5周年。
今年,也是《中国交通报》创刊35周年。
在这样的时间节点,本报采访团再走青藏线,重温来时路,坚定再出发。
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川藏、青藏公路通车6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既是对历史精神回响的激扬点赞,也是对新时代交通人砥砺前行的鼓舞鞭策。“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交通精神,也是交通报人的精神底色。
35年来,我国交通运输抓住机遇,攻坚克难,迅速崛起,后来居上。路、桥、港、场、站遍布神州大地,交通报人的足迹也踏遍了神州大地。
一万多个夜晚,我们挑灯夜战;突发事件中,我们说走就走。年抗洪,年的冰雪京珠路、汶川特大地震,之后的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芦山地震、鲁甸地震……哪里有交通人挺身抢险,哪里就有交通报人现场见证。
我们忠诚,忠实履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使命和部党组赋予的职责,上下沟通、凝心聚力,传递权威声音,反映基层动态,解读政策法规,探讨发展思路,发布交通消息,引导舆论导向,弘扬核心价值,建设交通文化,为交通运输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舆论环境,确立了部党组机关报和唯一覆盖交通运输各领域的主流行业媒体地位。
我们敏锐,准确及时记录、传播行业的发展变化,用专业智慧传递行业自信,用前沿视角审视改革发展难题,为行业发展进步建言献策,成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高地和推动综合交通运输发展不可或缺的软实力。
在“两路”报道中,我们记载了守护在唐古拉山口的“天下第一道班”,坚守“生命禁区”——川藏公路北线雀儿山20年的全国劳模陈德华,三代人薪火相传的青藏公路多年冻土科研团队;我们见证了交通运输行业余万从业者,正继承和发扬着“两路”精神,为构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而不懈奋斗。
从“两路”精神,到港珠澳大桥建设者奋斗精神、中国民航英雄机组英雄精神,还有海事精神、救捞精神、青藏铁路精神、邮政精神……交通人的艰苦奋斗从未因时代变迁而褪色。我们见证、记述、传承、弘扬新时代交通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交通人,并树立起交通人崭新的正面形象。
再走青藏线,我们看见这条路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听见“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父子两代交通人的事迹,遇见一座由交通职工自己设计、自己亲手打造一件件展品的文化展示馆,寻见一份25年前的《中国交通报》……
这条路、这家人、这座馆、这张报,都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以“两路”精神讲好交通故事;牢记使命,为交通强国建设凝聚发展动力。
采访团在慕生忠将军楼纪念公园大门口合影。
一张报
一份25年前的《中国交通报》
25年前的《中国交通报》。
25年后的合影(中为时任主编李咏梅、左为责编廖西平、右为责编杨江虹)。
再走青藏线,采访团来到被誉为“青藏公路之父”的慕生忠将军纪念馆。在这里发生的一件事情对我触动很大。
在馆内,我们看到了一张年10月8日出版的《中国交通报》,它是由慕将军的家人所捐赠。这天报纸的头版头条发表的就是《隆重纪念川藏、青藏公路通车四十周年》的文章。报纸下方的稿件记述了修筑青藏公路对筑路工人生命的严峻考验:“平均海拔米的临界高度,号称是人类‘生命的禁区’,为了在这块亘古的生命禁区上修建出一条幸福的大道,慕生忠、范明、任启明这些青年筑路将领和他们率领的多名筑路民工,经历了长达3年的探路后,仅用了7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格尔木至拉萨段公里的工程。”
从这张已经斑驳发黄的报纸上,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各族人民对“两路”精神的高度赞扬。而这期《中国交通报》1版的责任编辑正是我自己!透过展示橱窗玻璃,能够清晰看到版面上“责任编辑廖西平”几个小字。更巧合更珍贵的是,这期报纸的主编、中国交通报社总编辑李咏梅,还有当时的编辑,都是这次采访团的成员。
此前,我们三人对这件珍贵的藏品并不知情,更没想到这是出于我们之手。看着25年前的珍贵版面,仿佛时光倒流,我们三人感慨万千,点滴往事又上心头。“两路”精神是几代交通人拼搏奉献的集中体现,作为这种精神的历史记录人,我们深感自豪。在这张《中国交通报》藏品前,当年的主编、责编们,留下了珍贵的合影。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两路”通车65年了,党和人民没有忘记为“两路”精神奉献青春、子孙的先辈,凡是来到格尔木的人,都会自觉地来到这里,缅怀长眠于此的革命先烈,“两路”精神在广大交通运输行业从业人员心中必将英灵永存,长久不衰……
(本报记者廖西平)
一座馆
青藏路旁的“珍宝”小楼
在离格尔木公路总段不足两公里的地方,有一座满藏“珍宝”的二层小楼。这是青海省公路局格尔木公路总段职工自己创建的公路文化展示馆。
职工自己动手建一座展示馆
“珍宝”小楼全貌(左上),公路文化展示馆中陈列展出的老物件(左下),文化展示馆内部。
进入展示馆一层,环顾四周,手工沙盘、《昆仑山下公路人》歌谱展示板、斑驳的老物件、泛黄的文献资料,仿佛穿越了时空,联接了古今,讲述着青藏公路建设、养护的变迁。
“我们在展示馆的一层,收集、保存、展出了一些有关青藏公路建设、养护的劳动工具、生活用品,以及青藏公路设计、施工图纸等珍贵资料,通过一系列的陈列展出,寓教于乐,让职工了解青藏公路的发展历史。”青海省公路局格尔木公路总段总段长邓利忠说。
据了解,展示馆自年开始筹划,今年4月开始建设施工,9月正式开馆。展示馆陈列面积平方米,分上下两层,共分为“前言、历史沿革”“巍巍昆仑、筑路忠魂”“亲切关怀、劳模风采”“峥嵘岁月、砥砺奋进”“大道之行、公路华章”“经典回忆、永久珍藏”“防微杜渐、警钟长鸣”“水墨丹青、妙笔生辉”八个单元,全面展示格尔木公路总段的发展历史和干部职工弘扬“两路”精神、扎根高原的精神风貌。
“公路文化展示馆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这是格尔木发展和青藏公路发展的有机结合,是青海公路交通事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标志和载体。”牵头创建展示馆的青海省公路局格尔木公路总段养护中心副主任程卫强坦言,这座馆是大家的心血。
程卫强说,除了通过社会征集、职工个人捐赠的众多老物件和珍贵照片资料外,展示馆的沙盘、模型以及绝大部分布置均由总段职工自发组建的建设团队自己动手建设完成。“总段举全段之力,抽调木工、水电工和有一定设计、美术功底的职工组成建设团队,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制作了总段管养路线地形沙盘、慕生忠将军雕塑、门厅浮雕、各等级公路模型等多件实物模型展品。在没有资金来源情况下,大家利用工作之余,无偿工作,谁也没有任何怨言,最终保质保量完成建馆的各项工作。”
记录多彩生活讴歌养路事业
技能比武(左上),“情系昆仑奉献交通”文艺演出(左下),职工自己动手建设公路文化展示馆。
精美的手工艺品、苍劲有力的书法、挥洒自如的绘画,展示馆二层文化艺术氛围浓浓。这些作品不是出自书画大家,不是出自行家里手,而是均由格尔木公路总段职工创作。
近年来,格尔木公路总段以“构建和谐交通、弘扬行业精神、打造文化品牌”为目标,丰富文化活动载体,举办了“情系昆仑奉献交通”职工文化系列活动,内容包括文艺汇演、读书演讲、技能比武、知识竞赛、球类比赛、趣味运动等。展示馆中的这些作品,正是职工书法绘画摄影手工艺作品展中的获奖作品。
“活动开展以来,越来越多的职工开始对文化建设感兴趣。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展示,培养了职工的文化涵养,陶冶了情操,大家的精神面貌显著提升。现在,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创作,踊跃参与,作品主题突出、贴近生活、鼓舞人心、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青海省公路局格尔木公路总段党群工作科科长马秀敏介绍,目前,展示馆二层共展示职工作品件,其中,书法作品42件,绘画作品32件,摄影作品75件,手工艺作品77件。
细细品味,这些作品题材多样,其中不乏弘扬“两路”精神主题突出、艺术特色鲜明的佳作,有些作品虽然在技法上还略显稚嫩和生涩,但却无不生动记录和描绘了公路养护事业发展进程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展现了公路职工对传统艺术的挚爱和对丰富多彩文化生活的追求。
“搭建这个干部职工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平台,不仅有力促进了格尔木公路总段的党建工作,也带动了更多职工热心创作,运用多种艺术形式,记录我们的生活,讴歌我们的事业,弘扬‘两路’精神。”邓利忠说。
据了解,格尔木公路总段还积极联络格尔木地区交通行业各兄弟单位干部职工共同参与系列文化活动,从精神上解闷、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
(本报记者付饶张家顺)
一家人
巍峨昆仑作证儿子不会让你们失望
郭长青(左一)与同事研讨护路保通方案。
郭长青(后排右二)与家人。
我的父亲是跟随慕生忠将军修建青藏公路的第一批开拓者,如今,我也从事青藏公路的养护工作,这份工作一干就是35年。
父亲是青海第一代公路养护人,为青海公路养护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最终长眠在昆仑山下。印象里,父亲为人热情,乐于助人,对于工作从无抱怨,格外严格。在担任青藏公路五道梁公路段段长期间,父亲用双脚走遍了管养的每一寸路段,背着行李住遍了每一个道班,他清楚了解养护路段的每一个坑槽。在晚年,每每谈起早年修筑青藏公路的事,他都充满激情。
父亲不仅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青藏高原的公路事业,还引导我走上了公路养护的道路。青年时期,我曾向往参军入伍,但在父亲的强烈要求下,我最终没能走进军营,而是接过了他手中的铁锨,了却了他的心愿。在从事公路养护工作之初,我也曾接触法律行业,在即将成为一名律师时,父亲却不同意我转行,让我干回公路养护工作。后来因为工作出色,单位调我到上级机关工作,父亲认为我利用了他的影响力,坚决不同意我调迁,并要求我好好呆在公路养护一线,踏踏实实做好眼前的工作。
父亲的严苛和不近人情让我无法理解。直到年5月的一天,父亲因病住院,当我赶到他的病床前时,无论如何呼喊,他都紧闭双眼,当我轻声说到自己已成为公路段的段长时,父亲突然用力睁开了双眼,我在他的眼神中看到了对我的激励和对公路养护工作的不舍。这一天,我的父亲永远离开了我。
我的母亲当年随父亲一起来到青藏线,那时候家里条件艰苦,我们一家人住在青藏公路沿线的公路段。母亲每天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支撑着整个家庭,她用勤劳的双手,让全家挺过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冬季,母亲为了让正在长身体的我们补充营养,下到齐腰深的唐古拉河里,在冰冷刺骨的河水中摸出一两条小鱼。长期的艰苦劳作使母亲患上了多种疾病,她却忍受着病痛,从不告诉父亲。年10月母亲回到原籍时,被诊断患上直肠癌,病痛使她无法进食。我从青海赶回家乡,望着病床上的母亲,心如刀绞。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母亲仍然微笑着面对我们,我知道,母亲是怕我们替她难过。
父亲母亲用心血和汗水铸就了今天,他们献出了青春、献出了子孙,却把希望留在了这片荒芜的大地,他们用生命撰写了一部沉甸甸的拓荒史。
今年5月,我的妻子需要再次进行手术,妻子孤独地躺在手术台上,身边没有我的陪伴。这已经是她第四次动手术了,我能想象她的痛苦、孤独、渴望。我知道,我不是一个好丈夫!
今年6月,我的儿子要参加高考,又是因为工作原因我没能陪在他的身边,在高考前夕儿子打“你心里只有你的工作,还有我们吗?”电话这边的我心如刀割,放声大哭。为什么我不能回去,为什么我不能照顾我的家人?!我不是一个好丈夫,不是一个好父亲!但我明白,这是我的职责所在。
追随着父亲母亲的脚步,在沿途风雪线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甘当“路石”、护路保通的感人场面;我们听到的是:一个个用热血和生命呵护“大动脉”催人泪下的故事。
去年8月,连续的强降雨导致G线K处发生严重水毁,白天大柴旦公路段的公路养护人员站在齐腰深的水中修筑拦洪坝,大家扛起沙袋在水中穿梭,从未喊苦,只有战胜洪灾的决心和毅力;夜晚为了确保车辆顺利通行,人站在水里作路标,为车辆指引前行的道路。
今年1月,连续5天的暴风雪使公路段辖区变成了一片冰雪世界,路上积雪最厚达一米,近百辆车辆被风雪阻挡,数百名司乘等待救援。灾情就是命令,大家第一时间赶赴灾情现场。雪太厚,分不清哪里是路,哪里是险地,抢险设备一时上不去。山顶的气温低到零下28摄氏度,呼啸的寒风,夹带着雪片打在脸上,钻进脖子里,和着被汗水湿透的衣服,钻心的冷。滑倒了再爬起来。大家将食品送到被困司乘手中,脱下衣服披在他们身上,在场的人员感动地流下热泪。但谁也不知道,我们已经连续四天每天只吃一顿饭。当车辆和人员顺利通过后,大家的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们就是雪中的英雄!
德厚者流光,业勤者流芳。有责任、能担当、能作为,就是对初心的坚守,就是海西路工精神的体现。
巍峨昆仑作证,父亲母亲,儿子不会让你们失望,守初心,担使命,我会把您的事业进行到底!妻子儿子,我会做一名合格的丈夫、优秀的父亲,让你们为我自豪!敬爱的养护工们,我们会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脚踏实地,一任接着一任干,让“两路”精神和海西路工精神发扬光大。
(青海省公路局海西公路总段大柴旦公路段段长郭长青)
一条路
从“生命线”到“致富路”
青藏公路,东起青海西宁,西止西藏拉萨,全长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65年前,慕生忠将军带领余人,在平均海拔多米的世界屋脊,在荒无人烟的“生命禁区”,依靠铁锹和双手,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历时天,全线抢通了青海格尔木至西藏拉萨一千多公里道路,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书写了一部世界交通史上的英雄史诗。
65年来,青海公路交通人秉承传统,充分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不断对青藏公路进行改扩建,加强养护管理,使青藏公路从最初的初步通车,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路面逐步实现黑色化,再到二十一世纪初青海境内全线达到二级以上公路标准。
65年来,青藏公路不仅在青藏两省区之间架起了客货运的大通道,也为青海、西藏两省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防建设、民族团结、文化繁荣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以路为轴形成经济快速发展带
青藏线,“生命线”“致富路”。
青藏公路青海段作为连接青海、西藏两省区,以及青海省东西部的运输大动脉,自建成通车以来,大力促进青海省道路运输事业蓬勃发展,目前已基本形成以青海西宁、格尔木为龙头,以重点站场大宗货物为依托,以货运交易机构和汽车为载体,整车运输、零担运输、特种货物运输、集装箱运输等形式相互结合,国营、个体等货物运输竞争发展的货运网络新格局,成为青藏公路沿线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资输送带,有力带动青海、西藏两地经济发展,也极大方便了沿线群众出行,促进了地区之间的人员往来和经济交往。
青藏公路也是5条进藏线路中最繁忙的公路,对西藏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文化繁荣、生态改善以及抢险救灾和重点工程建设等发挥着巨大作用,成为西藏与祖国内地联系的重要通道,被誉为西藏的“生命线”。
目前,青藏公路青海养管路段已经从当初的简易道路发展成为由高速、一级、二级公路组成的快速通道。以这条路为轴线,串起了青海东部经济发展核心区、环青海湖高效畜牧业示范区、旅游区和柴达木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形成了带动全省的经济快速发展带,惠及青海.23万人,在青海乃至中国西部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青藏公路还将沿线几十个旅游景点串联起来,形成了以西宁和格尔木为中心的东西两大旅游区,有力地促进了青海高原旅游名省建设,吸引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尤其是依托青藏公路环青海湖段,已成功举办了18届亚洲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成为青海名副其实的“金名片”。
俗话说:“公路通,百业兴。”正是依托道路运输站点基础设施建设和道路运输业的发展,青藏公路经过的一些大的乡镇和县城等,人口不断聚集,经济快速发展,极大激活了沿线湟源、黑马河、江西沟、茶卡、都兰等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以茶卡镇和都兰县为例:茶卡镇依托青藏公路穿镇而过的便利交通和盐湖资源,于年建设了茶卡盐湖旅游景区,当年接待游客万人次、车辆33万辆次,到年景区接待游客量和车辆已分别增长到万人次和56万辆次;据不完全统计,每天经青藏公路过境都兰县城的车辆有0余辆,支撑着都兰县家住宿餐饮店、89家商店和家食品店的正常运转,每年创收达0余万元。
可以说,青藏公路已经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致富路”。
践行“两路”精神创建高原千里文明通道
青藏公路沿线桥梁。
青藏公路青海段平均海拔米以上,全线翻越日月山、橡皮山、昆仑山等崇山峻岭,地质情况复杂,自然条件严峻。面对极其艰苦的环境,老一辈青海公路交通人赶着骆驼、马车,住着“地窝子”的道班房,用铁锹洋镐和肩挑背扛,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青藏高原精神,扎根高原,养好公路,保障畅通。
沿着先辈的足迹,一代代青海公路交通人秉承传统,以服务青藏两省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进一步加强对青藏公路的全面养护,按照“从经验型养护转向科学养护,从被动式养护转向主动式养护”的要求,认真研究养护政策支持、发展规划、制度设计、技术创新等重大问题,先后开展了以“六大养护工程”为切入点的全面养护年、服务创新年和养护质量提升年等活动,把青藏公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创建成为了“高原千里文明通道”;大力推行“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从方便管理者向方便公路使用者转变”的服务型管理思路,逐步建立了规范统一的公路养护服务区、路网监控中心和公路应急救援体系。
目前,青藏公路青海段沿线6个公路段、16个养护工区均建成开放式服务区,免费向过往司乘提供茶水、药品、机械维修等服务,并为遇险车辆人员提供食宿、停车等便利服务。
自青藏公路通车以来,一代代青海公路交通人日夜坚守岗位,充分发扬“两路”精神,在阴雨连绵的季节与塌方、泥石流搏斗,在风雪弥漫的寒冬与冰雪抗争,以默默奉献与辛勤劳动守护着这条大动脉的四季畅通。到年年底,青藏公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公路养护优良路率达到78.25%,公路技术状况指数达到86.68,成为青海路网中路况最好的路段之一。
正是在“两路”精神的激励下,近年来,青藏公路管理养护高质量发展,应急保障能力大踏步前进,综合服务功能全面完善,青海公路交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至年年底,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8.2万公里,高速公路覆盖所有州市,二级公路连通所有县级行政区,乡镇、建制村通畅率分别达到98.6%和%。
今后,青海公路交通人将继续踏着前人奋斗的足迹,不断丰富和发展“两路”精神,牢记“养好两路、保障畅通”的历史使命,继续夯实交通基础设施有效供给、提高交通运输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全面谱写交通强国建设青海篇章。
青海省公路局局长田明有
本文图片由本报记者廖西平付饶张家顺姜昌昆姜久明潘庆芳特约记者杨青山摄
责编: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