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丝织品文化展,首博讲述织绣印染文
2023/5/7 来源:不详由北京市文物局主办、首都博物馆承办的“锦绣中华——古代丝织品文化展”近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展。展览共展出文物件组,集合了首都博物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天津博物馆、隆化民族博物馆、福建博物院、荆州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海西州民族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等14个省市自治区共22家博物馆和文博机构的文物藏品,并得到了宁夏固原博物馆的支持。
展览通过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物讲述中国织绣印染历史及其文化,反映在历史进程中,在民族融合、内外交流的背景下,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在织绣工艺审美上的交流、融合、创新,逐渐形成中国织绣特有的民族风格。展览以时代顺序为主线分为六个单元,分别为礼仪之备(先秦)、汉韵胡风(汉晋)、大国气象(南北朝至隋唐)、南雅北逸(两宋辽金)、精丽华贵(元)和文章锦绣(明清)。
展览现场
先秦和汉晋着重展示织绣与社会制度和经济关系的确立,参与构建第一次民族融合,南北朝至隋唐开始第二次(南北)民族融合,从织绣反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创造性,两宋辽金至元从织绣反映第三次民族融合过程,反映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多元性、共生性和文化认同;通过元代纺织品格局的改变(棉的引入),对中亚、西亚丝织文化的吸收说明民族融合过程中对工艺美术发展的促进。宗教的世俗化促进了吉祥纹样的产生。明清两代市民阶层的形成,文人审美与市井生活的结合,吉祥纹样的定型,成为广为接受的中华民族图案。
同时,展览展现了唐代和元代分别在工艺审美面貌上和纺织品种类上产生两个转折点。一是唐以前以动物装饰为主要题材,唐以后以花卉植物装饰为主要题材;二是宋末元初,棉引入内地,纯棉布、苎丝(缎)开始大量出现,元代以前高档丝织品以丝绸为主要品种,元代以后,以缎为主要品种。
展览还向我们展示了几个之“最”有特色的文物,最早的对襟——(qiū)衣、最早的三版套印——泥金银火焰纹印花纱、最早的加金织物——龟甲纹织金锦带、最后的联珠动物团窼——黄色联珠对龙纹绮、最早的织金罗——湖蓝色云纹织金罗。以及最引人注目的汉代文物“望四海贵富寿为国庆”锦,此锦右侧边缘已残,根据其他同类纹样织锦所存文字,这件织锦完整的文字应为“登高明望四海贵富寿为国庆”。虽然写有“为国庆”字样,但此国庆所指并非为十月一日国庆节。锦上云气纹呈山状,绣有禽鸟、飞龙、独角兽、双角兽、翼兽等动物形象。有翼动物形象源于西亚,合成东西交融的画面。汉代先民把这段文字织在锦上,使我们今天得以看到丝绸之路开通的时代,中国面对世界的博大胸襟。
刺绣龙凤虎纹衣袖战国湖北省荆州市马山1号墓出土荆州博物馆藏
此衣袖为罗地,边缘为大菱纹锦,以锁绣绣法表现龙、凤、虎三种动物,在菱形四方连续的构图骨架内以中心对称的构图描绘三种动物相互缠绕的排列,龙身、虎尾、凤鸟均呈现S形曲线。中心对称、骨架构图和S形动感的曲线,使绣出的纹样富有动感和韵律。
黄褐对鸟菱纹绮“乘云绣”残片西汉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1号墓出土湖南省博物馆藏
与长寿绣类似的还有乘云绣,即将鸟身分割打散,在云气纹中露出鸟头,形成乘风飞鸟的形象。而穗状云纹本身,可能与凤鸟羽翅有一定的联系。长寿绣与乘云绣,在流动的云气中穿插龙与飞鸟,应是对楚文化中龙凤形象的继承与发展。
“望四海贵富寿为国庆”锦东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楼兰故城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此锦云气纹呈山状,绣有禽鸟、飞龙、独角兽、双角兽、翼兽等动物形象。有翼动物形象源于西亚,合成东西交融的画面。此锦右侧边缘已残,根据其他同类纹样织锦所存文字,这件织锦完整的文字应为“登高明望四海贵富寿为国庆”。
褐地对鸟对羊灯树纹锦北朝晚期至唐初青海省都兰县热水墓地出土海西州民族博物馆
与这件平纹经锦同样题材的织锦在吐鲁番出土多例,颈部系有波斯绶带的山羊形象与中国图案中的绵羊形象有明显不同。羊上方是树形灯,灯之间有两对鸟。这类纹样是中亚地区流行的装饰元素。
黄地花瓣团窼对狮纹锦唐青海省都兰县热水墓地出土海西州民族博物馆
在八瓣莲花围合而成的花环团窼中,两狮相对。中国审美与中亚、西亚文化相结合的特征显著,是典型的“陵阳公样”图案。
黄地对飞马饮水纹锦唐青海省都兰县热水墓地出土海西州民族博物馆
黄地对飞马饮水纹锦唐青海省都兰县热水墓地出土海西州民族博物馆
黄地对飞马饮水纹锦唐青海省都兰县热水墓地出土海西州民族博物馆
勾编网纹叠花贴绣素缎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镇明代王洛墓出土常州市武进区博物馆
面料上用勾编单元花瓣和枝叶叠缝组合为梅花折枝花形,花芯为古钱状,花的轮廓用金线构成,内用棕红色丝线勾满并留出缕空网点纹,网点中填满金粉(多已脱落)。下有用勾编缠枝纹和如意云头纹组成的边饰,工艺同上,均属刺绣的一种。残片的发现改写了此种工艺是年左右由外国传入我国的旧说,证实我国在明中期就已经有了这种工艺。
八达晕锦清北京艺术博物馆
八达晕,也作“八答晕”。“达”或“答”都是“搭”的意思,即宋代称“块”的词语。八达晕,在宋代即八块不同纹样的“搭子”组合而成。又因每个“搭子”的中心图案与相邻图案之间都有线条相通,被人们理解为“四通八达”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