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少将慕生忠,将骨灰撒在青藏公路旁,路
2022/9/15 来源:不详医治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08/5441088.html
前言
他的名字可能没被记住,但是他的故事一直在流传。
年慕生忠被授予少将军衔,但这位少将将军一生的功绩,并非在于战争中,而是扎根于建设中。现青海的格尔木市,可以说就是在慕生忠的带动下才建市的,最初那里就是雪域高原上的一片杂草地。
可能很多人对这座高原上的城市并不熟悉,格尔木市如今是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不仅有青藏铁路穿过,还汇集了3条公路干线。此外,格尔木还有“兵城”、“汽车城”、“盐湖城”的美誉,是一座相当有自身特色的城市。
格尔木市盐湖
除了格尔木市的建立,慕生忠还为青藏公路、青藏铁路的修建做出了杰出贡献,期间发生了无数动人的故事。而且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慕生忠心心念念的依旧是格尔木这片土地,还留下遗愿希望能将骨灰撒在这里。
西北荒凉,人命如草芥,唯有红军暖人心
西北地区自古就地广人稀,即使是最兴旺的西域三十六国时期,人口也属实不多。气候环境的特殊和恶劣,必然导致这样的后果,更糟糕的是,为数不多的人口为了抢夺生存资源,还长年生活在战乱和政权更迭之中。
年10月,慕生忠出生于陕西吴堡郝家山村(现榆林市吴堡县),也就是陕北,属于西北边缘地域,这里贫穷且封闭。慕生忠出生的岁月,正值国内战乱时期,很长一段时间都属于三不管地带。
陕北窑洞
俗话说穷山恶水出强盗、出山匪,陕北正是如此,境内山匪横行,普通人家都小心翼翼的过活。慕生忠的家庭是一个落魄的地主家庭,祖上也富过,可惜到了他这一代,也就将将能维持生计。虽说家里不富裕,但慕生忠自小也上过几年学,也算半个文化人。他读中学的时候,接触到中国共产党,并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
年逐渐长大的慕生忠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开始投身革命事业,在当地组建了一支游击队。悲剧的是,反动势力因此杀害了他全家4口人,才20多岁的慕生忠,早早失去了父母亲人的陪伴。
慕生忠十分自责没有保护好亲人,更是全心全意的跟着党搞革命,立誓一定要报仇雪恨,还给自己起了个别名叫艾拯民,专杀恶霸山匪等反动势力。就这样,慕生忠带领的队伍逐渐壮大起来,活动范围也不局限于陕北了,逐渐开始在晋西(山西西部)吕梁山区活动。
慕生忠将军
当时山西主要被阎锡山控制,慕生忠队伍的到来,既影响了阎锡山在当地的权威,还在地方上处处与他作对。阎锡山恨极了慕生忠,悬赏10万大洋买他人头,无奈却并没有人接这个活。两边小摩擦不断,却暂时都只能这样暗潮涌动的“和平相处”。
年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慕生忠带着队伍去迎接。毛泽东等红军领导还接见了他。这时候的慕生忠已经成为了红军队伍中的骨干成员,曾任中共吴堡县委书记、佳吴米中心县委书记、陕北红军第二作战分区司令等职位。红军成为慕生忠第二个港湾,在人命如草芥的西北,给他带来了一丝暖意。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慕生忠基本一直在陕北一带带兵,也在山西一带活动。一生的军旅生涯,大部分时间都在彭德怀手底下工作,是彭老总的得力下属和心腹干将。虽说慕将军没上过任何军事学院,也没学过打仗,但实践出真知,从他能自己组建游击队,就能看出,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卓越。
吴起镇
可惜慕生忠所在的战区一直都不是主力战区,因此看起来军功没有那么耀眼。即使如此,年,慕生忠还是被授予了少将军衔,除了考虑到他的军事贡献,更重要的考虑到了他的建设贡献。格尔木市的设立发展,以及青藏公路、青藏铁路的修建,都和慕生忠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军队进藏,1斤银子买一斤面,无奈运粮
年8月,慕生忠接到了进驻西藏的命令,这一年的5月已经签订了“和平解放西藏协议”,如今军队进驻合情合理。中央主要派遣了2个地方的军队进藏,一个是西北军区,由范明、慕生忠等将领带领,从北部进藏;另一个四西南军区,由张国华、谭冠三等将领带领,从南部进藏。两边都不好走,别说公路了,就是条水泥路都没有,跋山涉水体验了一把古人的感受。
这是慕生忠第一次踏上进藏的路途,队伍计划从青海的都兰县出发,先沿着山脚下的黄河溯源而行。慕生忠后来回忆起进藏的路,就属这一段最遭罪,黄河沿岸水系发达,到处都是软烂的泥滩,一步一脚泥,有时候踩到深处,拔都拔不出来。
谭冠三、张国华、范明、慕生忠等将军合照
然而最大的考验还不是恶劣的气候,难行的道路,而是物资的携带。当时进藏携带物资,依靠的是最原始的方式,用骡马拉。现在听起来觉得不可思议,然而现实就是如此。人都难行的路,对负重前行的骡马更艰难,有陷进泥潭里的,有吃毒草毒死的,还有累死的饿死的,一路上不断有骡马倒下。
一行人加一行骡马,在高原上走了3个多月时间,于11月才到达了拉萨,比想象中还艰难。而这3个月的高原之旅,牺牲了上百位同志,损失了上千匹骡马,这让慕生忠即使到了拉萨也高兴不起来。
军队到了拉萨又遇到了新问题,高原上粮食短缺,人民军队不能白吃白喝白拿老百姓的,上面也专门下达了指令。最初还有携带的粮食度日,随着时间流逝,粮食供应成了大问题。拿钱买当然可以,军队多少也有些拨款,情况却并没有那么乐观。
一九五几年的拉萨,农业还十分落后,市面上粮食数量少价格高。即使有足够军队吃的粮食,也买不起,当时西藏可是1斤银子买一斤面。军队生活不仅需要粮食,还需要燃料,拉萨最常见的燃料是牛粪,价格也很高,1个银元八斤牛粪。
人民军队面对困难只能迎难而上,队伍积极的寻求办法,自己开垦了部分土地。但对于上万人庞大的军需来说,这些努力显得有些杯水车薪。年,中央决定给驻藏部队运送物资,委托西北局进行本次的物资运输。
考虑到进藏道路难行,西北局在全国范围内征购骆驼,希望驼队能够相对顺利跨越高原,还任命有一次进藏经验的慕生忠为运输队政治委员。春夏交替之际,规模名民工、2.8万头骆驼的运输队于青海香日德集合开赴拉萨。
进藏路线
有了上次进藏的经验,运输队计划重新选择路线,坚决避开黄河边的泥滩地。队伍中有本地人说,附近可能有片平川,沿着平川走,就能越过昆仑山和唐古拉山到达那曲。慕生忠听了感觉可行,在国民党留下的西北地图上找到一个叫“噶尔穆”的黑点,就和附近的牧民打听。一问之下,果然有收获,这里还真有一条通往“噶尔穆”的旧公路,是国民党军队修建留下的。
谨慎起见,慕生忠先派遣了小分队去探路,小分队也不负众望,找到了一条尚算能行的路,并且找到了一片芦苇聚集、黄羊成群的平川,但并不确定是否是地图中的“噶尔穆”。有路能行就是好消息,慕生忠还是决定就从这条路出发,带队先赶到了平川。
大部队到了之后,大家积极的讨论了这里是否是“噶尔穆”,但迟迟没有结论。慕生忠沉默的听了半天,突然就说“帐篷在哪儿,哪儿就是噶尔穆”。第二天众人睡醒,就发现帐篷外多了一块木牌子,牌子上写着“噶尔穆”三个字。于是当晚的6顶帐篷,就成为了格尔木市的雏形。
进藏驼队
这次重新选择了路线,不需要走泥滩沼泽,但路上还是遇到诸多困难。其中骆驼的口粮问题最为严峻,高原上草地稀少,自带的草料消耗殆尽之后,骆驼就只能啃地上的草皮,再加上身上负重驮着粮食,一个个都瘦成了骨头架子,很多都倒在了路边。
慕生忠后来回忆,那样的场景太悲戚了,就连骆驼这样生命力顽强的生物,都无法穿越雪域高原这道生命禁区。骆驼的眼泪有人见过么,这种高大生物的眼泪,似乎更直击人心,不少民工都哭成了泪人,舍不得一路陪伴的伙伴。然而泪并没有任何用,骆驼还是不断的倒下,一些拿不了的粮食也开始丢弃在路途,十分让人心疼。那个年代粮食就宛若生命,然而众人都无计可施。
两次进藏的悲惨遭遇,终于让慕生忠意识到,原始的运输方式,并不适用于雪域高原,也许一条公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慕生忠深知,以当时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他的这个想法有点天方夜谭,但修一条通往西藏的公路,好像在他脑子中扎根了,怎么也挥之不。
7个月4天的奇迹,青藏公路终建成
年2月,慕生忠冒着风雪来到北京,下了车直奔公路局。在公路局见到了局长,直接说明来意,希望能建设一条青藏高原上的公路,以便物资运输,请求交通部的支持,批一点资金。
公路局局长并没有接到任何的消息,慕生忠的突然到来和特殊请求,直接给他炸懵了,他表示公路部门没有这样的计划也没有安排这项工作啊。慕生忠一听就知道自己没说明白,立马表示,他是代表个人来的。
这一下局长明白了,但十分为难,修一条公路可是大事,国家没有安排,主管部门也没有安排,以个人的名义来请求,这算什么情况呢?慕生忠的这次请求并没有得到回应,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找到了自己的老领导彭德怀。
彭德怀照片
彭老总这一年刚从朝鲜战场回来,慕生忠一方面看望老领导,一方面也说了自己的设想。彭德怀战略眼光独到,认为西北到西藏南部确实需要一条交通动脉,弥补交通一片空白的现状。于是让慕生忠写一个报告,好向上面请示。
几天后周恩来总理批准了修路报告,计划先尝试修建格尔木到可可西里路段的公路。中央财政也不富裕,当时拨款了30万元,还好彭德怀让西北军区另外拨了一些物资和人才,包括10名工兵和10辆大卡车,还有若干工具、炸药等。
期间还发生了一件趣事,慕生忠到了西北领取大卡车,除了拉了一些修路装备铁锹、镐头之外,还突发奇想从青海拉了几车柳树苗。慕生忠想着,卡车反正空着也空着,拉点树苗到格尔木大本营,看看能不能种活,也算为雪域高原增添点绿意。
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突发奇想和顺带,成为格尔木第一片绿荫,带去的小树苗大部分都成活了,后来更是不断发展壮大。慕生忠极为高兴,还有了取名的兴致,说是一片叫望柳庄,一片叫成荫村,如今这两个地名也都沿用了下来。
5月,慕生忠在青海招募了多名民工,还带着一些战士和物资,开始动工筑路。这次筑路没有半点机械设备,完全就是靠纯粹的人力。当地有种迷信言论,说什么青藏高原上不能干重活,容易出人命。高原反应大家应该都所了解,确实容易出现缺氧、头疼等身体反应,但要说出人命一般情况不至于。
慕生忠也不强迫大家,只说让大家临走前帮忙开一片荒地,也算对上面有个交代。民工一听,觉得却是如此,就热火朝天的帮忙开荒,一群人一天就开了27亩的荒地。慕生忠借此劝大家,你们看,这干了一天的活不是也没事么。
民工亲身体验过了,也就都信服了,于是留下来准备继续修路。从格尔木刚出发的道路,基础条件很好,基本都是平整的戈壁滩,只需要简单改善一下就可以通车。慕生忠有自己的打算,对于公路的质量要求不高,只要能通车了,后期可以慢慢再提升嘛。
不久之后,他们遇到了难题,戈壁滩之后接着昆仑山区域,刚好需要跨过山间的一条季节河流。河流两边都是悬崖峭壁,没有机器设备的辅助,修路的难度非常大。经过和工程队的讨论,一致决定通过在两岸的陡壁上开出缓坡公路,实现联通。令人振奋的是,仅仅过了一个星期,这条缓坡公路就建好了,慕生忠坐着他的小吉普,喜滋滋的通过了季节河。
7月中旬,可可西里已经近在眼前,而修路队伍又遇到了难题,要在两道石崖之间架一座桥。实际两边距离大概只有10米,放到如今都不能算是一个工程,分分钟就能建成。对于工程兵来说,难得也不是架桥,主要是没有器材和工具,别说钢条了,就是水泥都没有。相对可用的材料,就是9根红松木,而且长度还不够10米,只有9米左右。
这可难倒了一众人,工程师邓郁清建议从兰州运材料过来,慕生忠立马否定了,时间来不及。于是大家坐在一起开会,探讨各种可行性计划,最终研究出来一个办法,有点类似于古代丁卯结合镶嵌的方法。
研究方案出来了,大家说干就干,没日没夜的工作了3天,还真就完成了这座桥梁,而且还是一座能过汽车的木桥。谁又能想到,青藏公路上第一座桥梁居然是一座木桥。慕生忠高兴的直摸头,还兴致勃勃着给桥起名字,说就叫“天涯桥”。
年7月30号,格尔木到可可西路公路完成建设,这多公里的青藏公路,仅仅用了79天,不可不称之为奇迹。然而奇迹到此还并未终结,圆满完成修路工作的慕生忠再次来到北京,请示下一步工作,并希望将公路从可可西里直接通到拉萨。
彭德怀看到公路建设初见成效,也非常高兴,直接说:“这次不用给总理打报告了,都从军费里给你解决,说吧,需要多少钱?”慕生忠心里有了底气,张口就要了万,另外还有卡车、工兵等配套物资。彭老总很是痛快,表示没问题,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来找他。这条青藏公路就这样越修越长,穿过可可西里,跨过沱沱河,翻越昆仑山和唐古拉山,到达了拉萨。
年12月15日,慕生忠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坐着汽车到拉萨的人,和众多筑工人一起创造了7个月4天的奇迹。12月25日,在拉萨还举办了公路通车典礼,不仅是青藏公路建成通车,康藏公路也建成通车,拉萨一下子多了2条公路。参加完典礼,慕生忠带着手下回到格尔木大本营,并且宣布放假,工人都可以回家,并不用再回来了。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很多工人都选择了留下,还有拖家带口来定居的。在一个地方待久了,产生了感情,好多工人都说,不舍得离开大本营,不舍得离开青藏公路。格尔木就此兴旺起来,现在已经是一座人口超22万雪域明珠。
现格尔木市
慕生忠完成了青藏公路的建设,又动了建设铁路的心,年和铁道部的设计师进行实地调查,年国家通过了方案,年甚至组建了青藏铁路工程局,慕生忠被任命为局长。眼看着青藏铁路也有望开工建设,然而由于国民经济出现困难,这一计划无奈搁置,工程局也被撤销。
后来,慕生忠主要生活在甘肃,但却将格尔木当成自己第二个家,时时惦念。年他再次来到格尔木,已经是一位72岁的老人了。站在昆仑山口,慕生忠说希望死后,骨灰能撒在昆仑山上,可以永远伴着汽车的轰鸣声入眠。年。身体已经不大好的慕生忠,坚决而固执的又来了一次格尔木,他可能也知道,这应该是他此生最后一次来这座城市了,也是最后一次来青藏线了。
年,慕生忠于兰州病逝,子女按照他的遗愿,将他的骨灰撒在昆仑山青藏公路旁。那一天,听说了这件事的路过司机,都停车鸣喇叭3分钟,给予这位老将军绝对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