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广人稀高寒缺氧,面对独特省情,青海法

2022/10/24 来源:不详

地广人稀、高寒缺氧,独特的省情决定了青海省人民法庭在化解纠纷、服务群众、维护稳定中特殊的前沿阵地和桥梁纽带作用。全省现有人民法庭84个,乡村法庭69个,占比82.14%,巡回法庭35个,基本实现法官与法官助理“一比一”配置。近年来,青海省人民法庭办案质效不断提高,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人民法庭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能力和水平稳步增强。

生态法庭——以案释法助修复

“被告人马某,犯非法买卖枪支罪,犯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七个月,并处罚金元……”年6月8日,祁连山生态法庭挂牌成立当天,公开开庭审理了被告人马某、苏某非法买卖枪支,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

青海法院生态法庭秉承“中国特色、世界影响”理念,从源头预防生态破坏和治理生态环境入手,通过“送法下乡”“巡回审判”“网络直播”等方式,以案释法,起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年6月,三江源生态法庭公开开庭审理了被告人两那扎西某某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非法持有枪支罪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一案,并当庭宣判。该案的审理过程由三江源生态法庭协同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会与法频道《现场》栏目联合举办全媒体直播活动,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快手、新浪司法等40多家媒体、平台同步直播,吸引万网友在线观看。

“三江源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生态意义和经济价值,高原生物多样性资源破坏容易修复难,不易逆转,生态法庭结合实际,积极探索补种复绿、增殖放流、劳务代偿等方式,实现多元生态修复。同时,法庭也致力于增强人民群众对生态保护的意识,传播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正能量。”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祁得春表示。

巡回审判——走近群众铸品牌

“今天我们去处理相邻权纠纷案,原、被告因通行多次发生纠纷,双方分歧较大,大家注意缓解双方情绪。”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双树人民法庭庭长马月英像往常一样,边整理案卷,边与法庭干警讨论一天的行程和办案中的注意事项,“当事人对法律知识不熟悉,我们要认真做好释法析理工作,让当事人心服口服……”

青海牧区面积广阔,占全省面积的96%。牧民逐水草而居,随季节流动,当事人诉讼成本高、花费时间长,巡回审判成为牧区法庭的主要办案方式。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法院结合牧区实际,构建以“巡回审判点+法官进网格+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为抓手,以“诉非对接中心”和“执行事务中心”建设为驱动的“3+2”巡回审判模式,推动巡回审判制度化、规范化运行。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法院结合地方群众生产生活特点,打造了具有地区旅游特色的乌兰县人民法院茶卡人民法庭,具有枸杞采摘季节特色的都兰县人民法院香日德人民法庭,具有工矿特色的海西州西部矿区人民法院芒崖镇人民法庭、冷湖人民法庭,具有窗口特色的青海油田基地人民法庭,综合打造成“候鸟式”法庭。其中,香日德法庭设在了村委会小广场,因每年四五月份为避免耽误农民日间劳作将多数案件庭审安排在傍晚,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傍晚法庭”。

数字法庭——多元渠道解民忧

“原告杨某峰和被告杨某新合同纠纷一案,双方是否同意本院主持调解”“同意”……这是今年4月,西宁市城北区人民法院廿里铺人民法庭法官张晶通过移动微法院隔空调解案件的一幕。

“上述协议不违反规定,本院予以确认,双方当事人是否同意在调解协议上签字确认后即产生法律效力。”

随着被告在移动微法院远程签字后,该案顺利调解结案。

为群众解忧,让正义提速。“互联网+”在解决矛盾中的作用日渐凸显,通过移动微法院、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能够最大限度提升解纷效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解纷需求。

据廿里铺法庭庭长张永平介绍,近三年,法庭年均受理案件件,成为全省受理案件最多的派出法庭。今年上半年,法庭就受理案件件,委托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案件件,调解成功97件,调解成功率为44.09%。

今年4月,互助土族自治县张某、范某等12名农民工经多次索要未果,拿着诉状走进海东市平安区人民法院三合人民法庭,要求唐某支付其拖欠的劳务工资12.18万元。原告从互助土族自治县跑到53公里外的法院起诉,为减轻诉累,降低诉讼成本,缩短办案时间,法官将案件推送至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行诉前调解。4月12日,经专职调解员王昌清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该案得到圆满解决。

人民法庭持续完善司法便民利民措施,推出便民高效新模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让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越来越强。

海东法院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向法庭倾斜,相继完成多项信息化升级,并在全省率先启用审务通系统、庭审智能巡查系统、执行查控系统和送达留证系统,辖区21个法庭全部实现数字法庭网络化。

创新法庭——参与治理搭桥梁

“为提升法庭服务水平,创新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在辖区一镇一办16个村委会及11个社区聘任27名司法联络员,将法庭工作延伸至各村委会及社区,实现审判服务全覆盖。”西宁市城北区人民法院大堡子人民法庭庭长刘立介绍道,“周边几个基层法庭都设立了‘午间法庭’‘假日法庭’,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

“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是人民法院的政治责任,人民法庭是法院处理纠纷案件的前沿阵地,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青海高院院长张泽军在调研人民法庭时强调。

今年4月,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台子人民法庭的“老刘调解室”、双树法庭的“驻村调解室”相继挂牌,为当事人提供一条耗时短、手续少、成本低的简便解决纠纷渠道。“驻村调解室”挂牌仅一个月时间,4名调解员调处纠纷82件。

西宁各地法庭还积极协助村委会进行“共建村”梳理与村民自治管理相关的“村规民约”,指导各村开展乡村法治文化建设。

格尔木市人民法院河西人民法庭结合辖区少数民族聚居情况,设置“双语服务岗”和“为民办实事服务岗”,为辖区内少数民族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翻译等服务,最大限度为群众提供司法服务。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23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