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5年来减少贫困人口907万人内陆

2023/3/13 来源:不详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多杰藏乡生态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采用“产业园+扶贫”发展模式,产业园与贫困户建立扶贫资金利益联结机制,在当地招聘工人,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产业园生产的藏式家具销往东南亚和国内各地。

在青海济贫光伏新能源有限公司,几千个光伏板正在“捕捉”阳光发电。

青海湟源县巴燕乡上浪湾村易地扶贫搬迁新址。

阅读提示

大美青海,令人神往。然而生态脆弱、环境艰苦,长期的历史地理原因导致青海省产业底子薄,贫困人口深度和广度大,成为我国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但自年以来,青海省累计减少贫困人口90.7万人,贫困发生率从年的24.6%下降到年底的8.1%,下降16.5个百分点,贫困发生率首次降到个位数。作为内陆深度贫困地区的青海省,是如何上下同心、众志成城,在生态涵养区、生态脆弱区走出一条扎实的脱贫之路的?经济日报记者深入当地进行了实地调研采访

人与自然――

从“对抗”到“共赢”

“生态恶化、人口贫穷”,如何走出这样的恶性循环?唯有在生态保护和脱贫攻坚两个战场同时作战,实现人与自然的共赢,才有出路

行走在玛多县,只见扎陵湖鄂陵湖连成一片,斑头雁、鸬鹚结伴栖息,藏羚羊在草原的地平线奔跑……“黄河之源、千湖之县”的美景重现。

玛多县位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当地人回忆,这里曾经“风吹草低见牛羊”,因为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优势,改革开放之初,得到过诸多发展红利,畜牧业发展迅速,全县牧民人均收入一度在全国名列前茅。

然而,上世纪90年代,罔顾生态承载能力的过度放牧,很快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全县大部分草地退化,一些草场沙化,湖泊数量锐减,生态跌到谷底。牧民收入不增反降,一些家庭陷入贫困。

“生态恶化、人口贫穷”,如何走出这样的恶性循环?唯有在生态保护和脱贫攻坚两个战场同时作战才有出路。为了完成这两个目标,年开始,国家启动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玛多县全面实施沙化治理、禁牧封育、退牧还草、移民搬迁、工程灭鼠等项目;将全县可利用草场万亩分为禁牧区和限牧区,对其中万亩退化草场全部禁牧。从生态治理效果来看,目前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筑牢。

生态涵养了,畜牧业、工业限制发展了,但牧民要生存,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到今年年初,玛多县还有贫困户户人,贫困发生率达24%。

“牧民为保护生态作出牺牲,政策就要兜上底。”玛多县扶贫局局长岳桑杰说,玛多县推行生态惠民政策,对牧民实行草原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和草原补奖绩效考核奖励等政策措施;还设置了个生态公益岗位,每人每月工资元。

政策性兜底收入为脱贫攻坚摘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60岁的阿嘎是玛多县扎陵湖乡勒那村的贫困户,家里有亩草场,因为限牧,这些年靠养殖基本挣不着钱。“还是多亏了政府惦记。”阿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家里5口人,每年能拿草场补贴、兜底保障、医疗养老保险等政策性收入,同时自己有一份清洁工的公益性岗位收入,这些算起来,家里一年能收入10万元左右。“再养一些牛羊,日子是越来越舒坦喽”。

在政策兜底、生态补贴之外,地方产业也并未止步不前。“生态保护是红线,同时我们也要尽力发展产业,自力更生。”岳桑杰说,玛多充分利用当地生态资源优势,以县城为中心,开宾馆、修商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

在玛多县扶贫一条街,大货车、挖掘机正来来往往作业。岳桑杰介绍,这是玛多县政府主抓的“扶贫酒店和扶贫商贸中心”项目,扶贫酒店今年8月刚开业,预计每年可收益万元,按照一定比例给贫困户分红。扶贫商贸中心将招纳80家商铺,每年拿出租金收益的一部分给贫困户分红,预计人均年分红元,“扶贫发展方式坚定向绿色方向转变,极大地提升了经济发展质量”。

既要生态美也要百姓富,玛多是青海省追求绿色减贫的缩影。青海省扶贫开发局局长马丰胜说,青海是三江源头,是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经济发展需要与生态保护统筹协调。为此,青海省一方面对产业准入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抬高企业的生态门槛;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如特色种养业、现代服务业、生态文化旅游业、民族特色手工业和新能源等,增强绿色减贫支撑,培育可持续发展的增长点。其中的突出亮点是让贫困户和村集体都有了稳定、可持续收益的光伏扶贫。今年,青海争取到国家光伏扶贫项目容量指标.6兆瓦,覆盖个贫困村,预计每村每年收益30万元左右。收益将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通过以工代赈、生产奖补等方式,带动农牧民增收;同时作为滚动资金,进一步发展壮大扶贫产业。

走进青海济贫光伏新能源有限公司,几千个光伏板正在“捕捉”阳光发电。公司总经理王子明介绍,这是青海省目前已建成的规模最大的集中式光伏产业扶贫电站,电站每年可为全省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分配扶贫资金元,如果按3年滚动轮流分配来算,20年可累计覆盖贫困户达多户,分红资金达2亿元,既环保又经济还能带动村民致富,一举多得。

从三江源到青海湖边,从唐古拉山到祁连山脉,人与自然从“对抗”到“共赢”的跨越正在青海高原悄然上演。

产业扶持――

从“输血”到“造血”

穷,还是因为缺少产业。青海在已有的农牧业资源上,延长产业链,集中规模养殖,发展农业加工业。同时利用好有限的扶贫资金,实现贫困户的可持续发展

相比其他贫困村,都兰县察苏镇东山根中村自然禀赋并不差,全村有近亩水浇地,村民世代有种植藜麦、青稞、土豆和油菜的传统,这在水资源匮乏的都兰实属难得。但全村户人中,年建档立卡贫困户仍有33户人。全村人均收入不到元。为啥还是穷?东山根中村党委书记董峰总结,原因还在于缺少产业,“村民零零散散种植不成气候,产业根基弱,市场效益没有显现”。

什么样的产业能脱贫?村干部寻思,传统种植业、养殖业没有出路,还得转换思路,把“劣势”变“优势”,在已有的农牧业资源上,延长产业链,集中规模养殖,发展农业加工业。

村里原本有个私人砖厂,这几年效益不好眼见要倒闭,村集体决定买过来,转型发展有机化肥加工。全村33户贫困户以扶贫资金入股,其他90多户普通村民按各自意愿入股,再从银行贷款万元,建厂房、买设备、找市场。

年,化肥厂生产化肥0吨,年产量再上台阶,突破吨,销往新疆、宁夏及青海省内各地,去年全村分红26万元,一般村民每户分红元,贫困户分红元。

产业见到效益,有了“钱景”,东山根中村一鼓作气,紧接着成立羔羊养殖合作社,动员67户村民入股,统一养殖、销售,每年按利润的10%分红。“今年我们与新疆签了上万斤订单,销路有了,赚钱不愁了,越来越多农户愿意加入。”董峰喜笑颜开。

像东山根中村的例子,在青海并不少见。青海地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产业根基浅,贫困程度深,最需要扶持壮大一批带动能力强的特色扶贫产业。

“其中,如何利用好有限的扶贫资金也是一项工作重点。”马丰胜说,近年来,青海充分发挥财政投入主体作用,调整省级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建立省级专项扶贫资金每年增长20%以上的投入保障机制。年以来,累计投入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4.4亿元。

专项扶贫资金多了,但投到产业不容易。全部发给贫困户,等于撒了芝麻盐,如果补给企业,担心套取扶贫资金,万一有点闪失,责任担不起。

不少地方在摸索打通政策资金投到产业、再到贫困户的渠道,通过扶贫资金“股权化”将市场主体引入脱贫攻坚,支持有潜力、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湟源县政府去年将万元扶贫资金作为股权资金投入西宁富农草业生物开发有限公司,约定3年期限,企业还本付息,每年给每户贫困户分红元。

富农公司总经理郭志超告诉记者:“这万元扶贫资金像及时雨,帮公司快速形成规模,打开市场。两年时间,公司就成长为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去年带动了户3.68万村民种植20万亩饲草,销售收入达多万元。”

产业发展有了方向、有了资金。但扶贫产业不能脱离农户,产业扶贫效果如何,最终还是要看贫困户能否稳定脱贫,有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这就需要打通企业与贫困户的利益连接机制。马丰胜说,一方面,以扶贫资金入股方式让贫困户参与利润分红。另一方面,通过产业发展提供更多岗位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只有让贫困户拥有一技之长,有活干、长收益,才能真正变“输血”为“造血”,实现稳定脱贫。

在位于尖扎县的多杰藏乡生态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内,多彩高雅的藏式茶几、舒适精美的藏式沙发、藏族文化与现代文化完美结合的电视柜……浓郁的民族风情扑面而来。

“定制藏式家具的顾客来自东南亚、印度各地,工人们每天忙得热火朝天。”产业园董事长多杰早年在北京经商,年回乡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当地政府建议采用“产业园+扶贫”发展模式,投入扶贫资金予以支持,公司与贫困户建立扶贫资金利益联结机制,在当地招聘工人,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

32岁的朋毛扎西是尖扎县马克塘镇科沙堂村的贫困户,常年靠在外地打零工养活家人,去年他应聘到产业园,在车间做起拼装工,并将3万元扶贫资金投入公司,每年享受13%的分红。“每个月工资4元,还可以分红,再也不用在外东奔西跑了,今年就可以脱贫喽。”朋毛扎西笑呵呵地说。

当前,青海已建成覆盖42.6万贫困人口的到户产业,39个贫困县建成扶贫产业园,个贫困村光伏产业全覆盖,乡村文化旅游、电子商务、民族手工艺加工等扶贫产业加快发展。产业的发展带动越来越多农牧民变身“多金”农牧民,收获股份分红、打工收入、种植收益、土地租金及旅游带动的多重收入。

摆脱贫困――

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新改建乡村公路、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电网改造工程、综合文化中心项目……合乎贫困户意愿和能力的扶贫政策,才能激活贫困户的内生动力

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辛勤劳动来实现,要让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迸发出来,行动积极起来。

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当地干部说,受自然条件、宗教思想、教育水平、产业基础薄弱等影响,青海贫困地区群众思想观念比较落后,“百姓望着干部,干部望着政府”的现象比较普遍,虽然做了不少针对性工作,一些地区“等靠要”思想依然比较严重。

合乎贫困户意愿和能力的扶贫政策,最能激活贫困户的内生动力。青海决定先从基础设施抓起。年以来,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7亿元,新改建乡村公路1.2万公里,建设完成个贫困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个贫困村电网改造工程、个贫困村综合文化中心项目、个贫困村宽带建设项目。

其中,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是一大亮点。马丰胜说,一些贫困村地处偏远,基础贫瘠,闭塞落后,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动力弱,普遍安于现状。只有搬出来,从根本上改变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才能改变其固有的思想观念,激发脱贫致富动力。

地处湟源县西北部的巴燕乡上浪湾村,山高路远,地质灾害频发,过去穷得出了名,是全县精准扶贫重点村。

去年,上浪湾村实施整村搬迁。搬入新村后,上浪湾村想方设法发展后续产业,先后引进野兔养殖、生猪养殖公司,通过示范带动、“公司+农户”方式,带动农户发展养殖业。

如今,走进上浪湾村,农村新居一字排开,家家户户门口种起了花草,村子里健身场所、休闲广场一应俱全。三三两两的村民坐在一起,沐浴着阳光,享受搬迁后的新生活。

生活条件变好了,村民从“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搬出来,生活环境更好了,有活干有钱赚,想不富都难。”74岁的张生俊高兴地说,家里原来的土地流转出去了,村里成立了养殖合作社,每年有分红,儿子再出去打工赚钱,收入一下子提高了许多。今年还打算跟着村里的合作社养几头生猪,挣点零花钱。

同样是易地扶贫搬迁的尖扎县德吉村,新址盘踞在黄河边上,俯瞰黄河水自西向东而去。依托这样依山傍水的自然优势,德吉村开发水上游乐、露天沙滩、垂钓等娱乐项目,打造百亩花海,走上“文化旅游+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之路。以往只知道种种地、有口饭吃就能满足的村民们,不少开起了农家乐,办起了民宿,自制酸奶、酿皮等“珍馐美味”招揽游客。

“扶贫先扶志”,人有了脱贫志,便有了“精气神”。尖扎县扶贫局局长海洋说,只有把贫困群众“等靠要”的懒惰思想和“比穷不比富”的错误观念清除,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为此,青海坚持把就业作为贫困群众最直接、最有效的脱贫方式,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扶持自主创业、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措施,拓展贫困群众就业渠道,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年以来累计完成短期技能培训和致富带头人培训3.9万人次,70%的受训人员找到了就业门路,稳定就业率达到60%以上。

针对在传统习俗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青海发挥宗教界人士的引导作用,把群众的心思和精力集中到抓发展、谋脱贫上。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相结合,建立万元励志资金,对脱贫先进典型给予适当物质奖励。对等靠要、吃政策饭的行为通过村规民约进行约束,激发贫困户脱贫意志,杜绝政策养懒汉。

“扶贫先扶智”,青海始终把教育扶贫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对西宁、海东两市贫困家庭和藏区六州实行全部学生15年免费教育,限额保障贫困大学生就学,全额资助贫困中职生,每年约80万名学生从中获益。深入推进“控辍保学”工作,杜绝因贫辍学现象发生。(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采访组采访组成员:张磊马玉宏瞿长福石晶李华林执笔:李华林本版摄影李华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40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