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村里的幸福带头人记全国脱贫攻
2023/5/2 来源:不详本报记者苏烽
“你们的到来给我们村带来了致富的希望,奔小康,不再是奢望。”日前,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农牧局的办公室收到了一份特殊的信件,信中字里行间都溢满了感谢之情,表达着都兰县香日德镇幸福村户人对海西州农牧局和第一书记祁之鹏辛勤付出的感恩。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当打开这份“沉甸甸”的信封,祁之鹏的思绪仿佛又被拉回到当年驻村开展工作的时候,从刚开始时吃“闭门羹”,到带着热情入户走访,奔忙要项目,和村民们打成一片搞产业、谋发展……一幕幕画面在脑海浮现。
年,海西州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副局长祁之鹏作为选派驻村第一书记来到都兰县香日德镇幸福村,自此带领幸福村村民不断攻克贫困“堡垒”,用真情和实干书写下一个个动人故事,结成一串串扶贫硕果。
“祁书记就像是家里的亲戚一样,和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我家的事情他一清二楚。”
——幸福村脱贫户李贵海
幸福村是一个由汉族、藏族、土族、蒙古族群众构成的农业村。年3月27日,清晨,祁之鹏和驻村工作队组员肖宗福驱车直奔村里。
祁之鹏刚抵达幸福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村里的基本情况都摸排清楚。鸡鸣时出门走访,到天黑时回宿舍整理材料,祁之鹏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扑在这里。
走村入户,和村民们谈心交流,是了解村子情况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满怀着帮助幸福村巩固脱贫成果,带动村民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决心,祁之鹏挨家挨户攀“亲戚”、串家门。
和祁之鹏预想的计划有所不同,在走访调研的过程中,村民们要么忙着春耕,要么外出务工,有时候祁之鹏往往要等一早上才能等到村民回家,甚至连续拜访几家都是家门紧闭。
“在农村更要用群众的角度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起初接连吃了几次“闭门羹”非但没有让祁之鹏的工作热情下降,反而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思路和办法。
年逾50岁的李贵海是村里的建档立卡户,当年因病致贫,家里仅靠1.3公顷小麦地维持生活。“刚去的时候话都很少说。”祁之鹏初次登门,少言寡语的李贵海只是介绍了下家里的基本情况。
“要是给你一笔钱,你最想做什么?”一味灌输政策理论,村民听不懂,也很难理解。随后几次拜访,祁之鹏更像是在和亲友唠家常。
“想养猪!”祁之鹏用真情换真心的方法奏效了,李贵海说出了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就这样,祁之鹏脚踩着新鲜的泥土,走遍幸福村的每个角落,用心倾听着群众的呼声,换来的是村民们的信任和支持,也对幸福村接下来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思路。
“两个月下来,村‘两委’班子的问题、产业发展的问题、村里每户群众家里的问题,我记了满满两大本子,群众对于我这个东家进西家出的‘祁书记’也无话不谈。”祁之鹏回忆说,在和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的那段时间里,就像在解决自己家里的事情一样。
“祁书记从驻村的那天开始,就没见他休息过,东奔西忙,为村里的事情操劳。”
——幸福村党支部书记颜尚德
有了村民们的支持,祁之鹏信心更足,开始放开手脚干事创业,心无旁骛投身于谋划幸福村的富民产业。
幸福村临近原香日德农场,周边枸杞种植经济发展比较成熟。每年到枸杞采摘季节,村民们既高兴又发愁,高兴的是可以通过枸杞种植赚取额外的收入,但发愁的是,鲜果运输到几公里外的烘干厂进行脱水处理,成本昂贵。
能不能把村民们遇到的问题转化为机遇?了解到村民的疑难困惑后,祁之鹏日夜思索,认真调研,把撬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村民致富的办法,聚焦在村集体经济发展上。
几经努力,年8月17日,幸福村的枸杞烘干厂破土动工,村民们的烦心事终于顺利解决。“烘干厂的建成缓解了杞农烘枸杞难的问题,还给村集体经济发展‘打了个样’,村民们尝到了产业发展的甜头,都夸祁书记是个能人。”时任村主任的姚国成从那天起对这个驻村干部刮目相看。
在幸福村驻村的日子里,祁之鹏入农户、串家门,请专家、进深林,做调研、跑项目,每天的工作都安排得满满当当。枸杞烘干厂、幸福村面粉厂、杏果树种植基地、生猪养殖场4个村集体产业相继落地,祁之鹏动用自己的人脉关系,积极协调各方力量,争取各类帮扶资金,为村子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一批稳得住、能致富的产业在幸福村落地生根。
“感谢我们的祁书记,祁书记来了之后办了很多好事。现在村里变得干净卫生了,我们的日子更有盼头了。”
——幸福村71岁老人吴财庭
探访村里的老人时,祁之鹏发现许多家庭的劳动力要照顾老人无法外出务工,家庭经济收入也不景气。
“如何才能让年轻人放开手脚拼搏自己的事业、增加收入?”祁之鹏陷入深深的思考。“如果能够让村里的老人都能得到日常照料,就可以为年轻人解除后顾之忧。”
祁之鹏又开始积极争取项目,协调资金,整合各方力量筹建幸福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年7月,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正式建成,祁之鹏还给它起了个贴切的名字叫“幸福院”。在幸福院里,设有专门的休息室、活动室、办公室、医疗室,解决村里65岁以上老人和残疾村民的养老和生活问题。
“幸福院实话好啊!过去一到农忙时节,孩子们要么去地里忙活,要么就外出打工了,只剩下我们这些没人照顾的老人。现在好了,在幸福院里不仅有可口的饭菜,大家还能下棋、散步,子女们也就可以放心地干自己的事了。”71岁的吴财庭老人是这里的常客,提起村里开办的幸福院,他赞不绝口。
祁之鹏担任第一书记以来,从一件件、一桩桩实事做起,一步步地被幸福村群众所接受、认可和信任。他用一个共产党员的真心、真情和实干的工作激情,阐释着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汗水书写扶贫路上的新篇章。
《青海日报》(年04月12日第6版:综合新闻)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