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绿洲农业开发记事人民资讯
2023/7/24 来源:不详北京中西扁平疣医院 http://m.39.net/pf/a_8872039.html
张昆山
柴达木,坐落在青藏高原北部,三面环山,形成了一个高原内陆盆地。据勘察文字表明,盆地内有可耕地面积万亩,有可利用草原面积万亩。
四十年代初,在察汗乌苏、香日德、夏日哈、查查香卡、赛什克、德令哈6个地区设立垦务组开荒种地。开始组建时,只有六七十辆马车,近百户农民,这些农民大部分由本省湟源、湟中、大通、互助动员而来。到解放时,察汗乌苏、香日德、希里沟等地只居住着为数不多的居民,他们开生荒,弃离荒,随耕随弃,广种薄收,到年,只有耕地面积1.1万多亩,年产粮食(主要是青稞)约百万公斤,平均亩产80公斤。
年10月都兰县解放。年至年青海省委决定在德令哈、香日德筹建国营农场。都兰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协助,通过民主协商征得了民族宗教上层人士和各族各界的同意和支持,顺利地解决了使用土地等问题,较快地进行了选点、定位和勘察、设计等工作。
年7月,北京农业大学西北工作团组织的第一支勘察团进入盆地勘察,经过考察后建议,“普遍造林,改变土壤,开发土地”。年,国家地质部青海预测队在柴达木东部地区着重进行地质结构考察。从年以来,国家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地质部和青海省农林、水利、地质等有关部门共组织40多支考察勘探队伍,约多人,在柴达木盆地进行勘察活动。考察范围东至茶卡,西至一里坪、南八仙、茫崖,在2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从自然、地理、地貌、水文、地质、矿产、土壤、植物、经济地理、农林牧业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考察。经过考察,获得了大量科学资料,从而总结出柴达木是一个“聚宝盆”。从农业生产方面讲,对海西的土壤、水文、地质、植物、气候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给全面开发海西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年国务院把柴达木列为全国重点勘察开发地区之一,开发柴达木、建设柴达木的大军随之进入盆地,沉睡千万年的柴达木从此沸腾起来。
新形势下解决所需的粮食问题,提到各级领导的面前。如何解决粮食问题,是靠内地支援,长途运输,还是立足当地,下大力气解决发展农业生产?海西各级党政领导和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热情支持和领导下,分析研究了大量的勘察资料,并经过自己的深入调查研究认识到,海西地处高原,气候复杂多变,无霜期较短,有不利于农业生产的一面。但是海西人少地广,日照长,辐射强,温差大,海拔一般在米以下,低暖河谷地带多属钙漠性土壤,宜农耕地面积大,水利也较丰富,农牧结合可以相互支援,共同发展,这些都是有利于农业生产的一面。若从千里之外调粮无疑会提高粮食成本价格。根据这些条件,我们在方法上采取,从各方面鼓励支持农业合作社积极发展集体经济,大力兴办国营农场,两种所有制并举,互相支持,共同发展,经过四十多年的艰苦奋斗,海西的农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早在五六十年代,德令哈农场已赫赫有名。当时全场有耕地面积30多万亩,粮食总产达1亿多斤,曾被誉为柴达木的“粮仓”。同时,还为新建的香日德、诺木洪、格尔木农场支援了不少技术力量,代培技术人员,提供农牧业生产资料,得到了公安部的奖励,中国科学院的表扬。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农业生产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更加高涨。兴修水利,改土造田,科学试验,农业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势头。海西农业在全面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年,都兰县香日德乡出现户产万斤粮的就有82户,农民李玉发产粮4万多斤,这一年全州粮食生产比上年增长15.6%。在以后的十几年中,由于深入改革、科学种田、科技兴农步步深入,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统计数字表明,“七五”期间粮食产量年均增长10.3%。都兰县香日德乡沱海村,全村亩产超千斤,人均1吨粮。都兰县荣获第一个“售粮模范县”的称号。乌兰县希里沟镇农民韩进孝,户产千斤油籽、万斤粮,被誉为了第一个粮食“状元”。
海西农业生产发展的40多年,曾遇到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也曾有过失误。如:五六十年代,在“开发边疆、建设祖国”的号召下,动员河南青年迁移海西建设边疆,前后共建12个青年农场,约1万多人,开荒15万亩。
从整个发展过程来看,农业生产发展是健康的,成绩是显著的。据统计,现在全州有耕地面积71万多亩,比新中国成立前增加了近70倍,粮食总产量为万斤,增长了80多倍,耕地面积仅占全省的8%,而商品粮交售却占全省的18%。目前农业生产基本实现了机械化。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牧民的人均收入由年的元提高到了现在的多元,整个农村的物质、文化生活都有了很大改善。
整个农业生产的过程,也是生产实践的过程,通过实践使我们不断修正错误,正确认识客观事物,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的重大意义。
回过头来,总结如下:
兴修水利,改土造田,大抓农田基本建设。海西很早就有“有水即有田”,“有水就有粮”的说法。从五十年代初,无论是开荒造田,还是建立农场,在勘察、测绘、选点、定位时,都把水放在首位。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各县(市)乡(镇)农场、农垦部门,投入资金和大量劳力,战风沙、斗严寒,始终把水利建设抓得很紧。在方法上采取引、蓄并举,大水、小水、地表水、地下水一起抓。经过四十多年的奋斗,全州共建水库9座,库容量.6万立方米,农业灌溉渠道条,总长.54公里,支渠总长.24公里,电站22处,总装机容量千瓦。全州基本实现了农田水利化。
在兴修水利的同时,还进行了农田建设—平整土地,改土造田。海西有不少宜农荒地,杂草丛生,草皮厚实,特别是红柳盘根错节,形成很大的沙包,用人工挖掉一个沙包是很不容易的,往往要上千个工日。但是,战斗在农业战线上的广大干部和群众,他们以超人的毅力,吃大苦,耐大劳,夏战三伏,冬战三九,风餐露宿,硬是一镢一镢地挖,一锹一锹的铲,肩挑车拉移土造田。在紧张的三秋季节,不仅农村、农场大干,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解放军武警官兵,从领导到干部都轮流参加劳动,积极参加农田基本建设。在机械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平出了一块块的农田,使全州几十万亩耕地基本上实现了条田化。
海西有不少宜农土地,土质含碱量十分严重,有的地籽种下地后出苗率不到三分之一,几乎全被碱吃掉,经过试验,采取了大水冲洗、挖填换土的挖沟排碱等办法,效果比较明显。
实行科学种田,走科技兴农之路。早在六七十年代,各县各农场和军垦都建立、健全了科研机构——农科所,广大科研人员采取常年下乡蹲点,定点建立试验田,培育自己的优良品种。从本省和内地串换一些优良品种,有的还在云南省建立南繁试验田。通过示范,一方面宣传科学知识,一方面以师傅带徒弟的办法培训农民技术员,共同探索高寒地区农业发展规律。经过40年的努力,乌兰县赛什克、都兰县香日德以及各农场都先后培育出适应本地区的好品种。科学技术为广大农民所接受。淘汰了“二牛抬杠”,改变了广种薄收、靠天种地的落后生产方式。化肥使用实物量逐年增加,年达到吨,平均每亩使用16.11公斤。曾经一段时间草荒十分严重,影响着粮食产量的提高,农民采取了集中劳力拔和药剂灭草、倒茬等办法,在几年内消灭了草荒,提高了单产。农业生产技术的改造,大大推进了生产的发展,亩产高产纪录不断出现,年都兰县香日德农场一大队在3.9亩面积上创收小麦单产公斤,超过当时世界小麦单产公斤的纪录。年都兰县香日德乡农民柳相祖,在自己承包的地里创收小麦单产公斤,得到了农业部、中国科学院、省科委专家的好评。诺木洪农场15亩小麦创造亩产公斤的大面积丰产纪录,许多专家看了高产田后深有感触地说:“小麦高产在中国,中国高产在青海,青海高产在盆地”。这些高产纪录,出在米海拔的柴达木盆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广大科技人员在科技兴农的道路上迈出了更大的步伐,与农民、农村以合同制的形式,定技术措施、定产量,联产承包,把农业生产推向新的台阶。香日德出现了万亩小麦单产公斤的好成绩,近几年全州改造低产田10万亩,每亩增产粮食公斤。增产与实用技术引进试验和示范推广,被称为农业生态工程的创举。在省、州两级科技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连续6年在全州累计总增产值多万元。年,乌兰县科委定点技术指导的有23户农民、7个合同户和一个承包大队,粮油产量和经济收入都大大超过了一般户。其中希里沟西庄农民韩进录,一家两个劳力,种地36亩,在农艺师王春玉的指导下,收获粮食2.05万公斤,亩产公斤,每个劳力平均产粮1万公斤以上,是全县粮食生产的最高水平。与此同时,香日德、诺木洪、格尔木等地科技人员,还大胆地试验培育出高原苹果、西瓜、蔬菜等。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乡镇企业,如粮油加工、副业等都有了相应的发展。
加强林业建设,开发绿洲农业。在农业生产中,农林的关系是密切的。海西地处高原,森林面积很小。据统计森林面积只有.4公顷,森林覆盖率仅有1.36%,而且主要分布在德令哈、希里沟、察汗乌苏、香日德一线中部山坡。到年,林业专业队发展到50多人,他们春栽秋植,常管不懈。现在已建成农田防护林带条,防风林带23条,四旁植树万多株,保护了农田。
在农场的带动和示范下,香日德乡从1年起,发动群众大搞植树造林,以每年20万株的速度,加快林业发展。10年营造防风固沙林带条。加快四旁植树、绿化环境。建立了严格的管护林制度,乡村干部带头遵守,对违反制度者适时进行批评教育、罚款,对保护林木好的进行表扬奖励,并形成了制度,基本改变了香日德的小区环境,形成了林成片、树成行、田成方、渠成网,公路、街道两旁,绿树成荫,郁郁葱葱。在林带保护下的农田,霜冻减少,湿度提高,风沙降低。香日德的环境改变,大大提高了防风抗灾能力,减少了风沙危害损失,促进了生产的发展,粮食产量稳步提高,与年比较,粮食总产将近翻了两番。
在都兰县香日德,乌兰县希里沟的林业生产先进事迹的带动影响下,全州掀起了大搞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变戈壁气候的林业生产热潮。大柴旦地处戈壁沙滩,历史上从没有种过树,在镇委领导带领下,克服了重重困难,挖沙石填新土,搞起了城市绿化,街道两旁绿树成荫,使这里的孩子们第一次见到了树是什么样子,为戈壁城增添了新貌,改善了自然环境。目前,全州在瀚海荒原上建起绿洲农业15处,为柴达木增添了光彩。
在大搞植树造林的同时,各地都相应地建立苗圃,引进和培育了大量苗木树种。仅香日德一个地区就引进杨、柳、榆、沙枣、白蜡、文冠果、杏、苹果等数十种品种,现在这些树木已生长成材,经济效益也很显著。
农牧结合,相互支援,共同发展。海西虽然有可利用草原多万亩,但柴达木是属于严重干旱地区,年降雨量仅有—毫米左右。西部戈壁地区,年降雨量仅几十毫米,干旱、沙化是畜牧业生产的最大危害。从六十年代以来,虽然重视了改良草原、种植牧草、挖渠打井、灌溉草原等建设,解决了一部分人、畜的饮水问题,扩大了草原利用面积,但是草原的沙化、退化仍然在严重影响着畜牧业生产的发展。
从建州后的四十多年历史来看,海西的农牧结合对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如绵羊改良地区,改良工作所以搞得好,农牧相互支援是一个重要因素。海西除了天峻县和格尔木唐古拉、都兰沟里乡外,全是半农半牧区,每年冬春在牲畜越冬度春的困难时期,农业上都要拿出大量的饲料饲草供应牧业,使老、弱、病、瘦牲畜渡过难关。据统计每年支援牧业上的麸皮就有多万斤,还有大量的饲料粮,若遇上重大雪灾支援的就更多。反之,牧业给农业的支援也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各农场在初建时期,对农业的耕畜、肉食支援等。年反封建运动后期,仅天峻县,一次就支援给德令哈农场牛羊两三万头只。五六十年代种地使用化肥很少,牧业上无价的羊板粪给庄稼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营养。
土地承包到户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了充分发挥,农业生产蒸蒸日上。但是,在大好形势下,又出现了“卖粮难”的困难。造成“卖粮难”的原因,一是国家粮库饱满积压、销售不畅;二是粮油市场放开后,内地的优质面粉大量涌入,占领市场,而当地一时又难以加工出好的面粉供应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形成适时积压,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此,海西州委提出,稳定农业基础,面向市场发展两高一优的方针。在德令哈市怀头他拉乡牧民中成立了绒山羊协会,协会可以把一家一户生产的山羊绒收购起来,直接向深圳、香港出售。香日德乡沱海村近几年来绒山羊发展很快,全村户,其中有72户户养绒山羊只以上,每只绒山羊产绒4-8两,仅此一项收入十分可观。最近几年,各市、县、乡、镇,各农场,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快,程序不同的有了自己的主导产业和名优产品,这是一个可喜的开端。
本文来源:柴达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