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3000公里浙江老师远赴德令哈支教
2022/9/2 来源:不详看白癜风要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50618/4641399.html
支教老师王青松摄影李林
“窗外就是雪山,每天早上都是迎着雪山洗脸刷牙,这是我一个南方人从未想过的。”今年41岁的王青松,是浙江海宁一所中学的语文老师。今年3月初,他主动申请成为浙江援助青海的支教老师,远赴德令哈的海西州高级中学。
自年起,浙江已经先后向青海选派共4批骨干教师,驰援当地教育。王青松正是第4批次的优秀教师之一,也是海宁地区唯一选派的援青教师。
在海西高中,王青松担任高二(3)班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而其他任课老师也均来自浙江湖州、金华、绍兴等地,也正因如此,高二(3)班也被称为“浙江班”。
“与以前的日子相比,支教的每一天都是高峰体验。”5月份,南方的气温已经逼近30摄氏度,但德令哈的草木才刚刚开始抽芽,王青松每天还是要裹着一件羽绒服。首席记者梁应杰
远赴德令哈
德令哈,这座因海子诗歌而走红的塞外小城,位于柴达木盆地的东北边缘,海拔接近米,高寒缺氧,干燥少雨。“天气说变就变,明明是阳光普照,冷不丁就会来一场大冰雹。”王青松说。
出发之前,王青松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来了之后,还是非常不适,第一个考验就是高原反应。
“刚来的前几天,晚上根本睡不着,每天晚上都会因为心跳过快,惊个五六次。”王青松说,在平原地区,前一晚睡不好,第二天的状态会很糟糕。在高原地区睡得好或睡不好,第二天的表现好像差不多,但其实是一个错觉。
为了解决睡眠问题,学校专门为支教老师们配备了制氧机。晚上临睡前,王青松一边吸氧,一边听书,慢慢地调整呼吸,才能逐渐进入睡眠。适应了差不多两周,王青松的睡眠问题才得以改善,偶尔可以睡个回笼觉。
当地空气稀薄,气压低,王青松在生活方面也遭遇了挑战,“刚开始蒸出来的米饭都是夹生的”。为了把米饭蒸熟,王青松特地在拼多多买了一个电压锅。“这边做饭要用高压锅,炒菜也要多炒15分钟,尤其是难熟的菜,可以用高压锅先压一下。”
虽然饮食尚未适应,但王青松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胖了,核心的原因就是不能剧烈运动。在海宁老家,王青松几乎每天都会环当地的鹃湖跑上五公里,周末还会带着孩子去爬山。但在德令哈,跑几步就会喘不过气来,王青松只能跟着州高的女老师们练起了瑜伽。
两个月来,王青松已经逐步度过了最初的不适应,语文老师的浪漫天性又重新找了回来,手机里满满当当的都是青海的盐湖、雪山和戈壁,“我觉得相比西藏和新疆,青海的美丽被忽略了。”
九封家书
从江南到塞外的种种不适,算不了什么,最令王青松牵挂的还是远在老家的儿子。有一天下午,王青松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是儿子同学的家长打过来的。
这位家长在接孩子放学的时候,碰到了儿子,就随口问了一句,小朋友,你想不想爸爸?儿子回答,很想爸爸。紧跟着又说了一句,“爸爸不在,我什么都没有了。”
听到这句话时,王青松一个下午都百感交集。王青松的妻子也是一位老师,身兼班主任和备课组长,平常的工作量都是自己的一倍以上,儿子打小到现在小学三年级,一直都是自己陪伴得更多。
“所以儿子才会说出那么一句话。”王青松说之前的暑假,就曾带着儿子,远赴贵州山区支教过两次,儿子其实知道支教是个很好的事情,只是这一次时间太久了,距离太远了,虽然每天都会视频连线,但儿子在情感上还是接受不了。
于是,王青松决定每周都要给儿子写一封家书,一方面把自己生活、工作的状况汇报给家里,另一方面,也是希望用这种郑重的方式见证儿子的成长。
写完第一封家书之后,王青松专门跑到德令哈的邮局,通过邮政特快寄回家,但路途太过遥远,邮寄的时间还是太慢。所以从第二封开始,王青松就拍下来发给妻子,再由妻子转达给儿子。
支教两个月来,王青松已经写到了第九封。
另外,出发之前,王青松还和儿子达成了一个有趣的约定,灵感来源于儿子喜欢的一本书叫《大地上的事情》。
王青松跟儿子约定好,两个人分别在海宁和德令哈各找一块田地,每个节气都去观察,田地里植物、动物的生长情况,然后各写一篇文章,记录下来,共同见证生命自然生态变化的过程。目前,王青松和儿子已经从春分写到了立夏。
更辽阔的未来
“浙江班”的学生来自多个民族,有汉族、回族、藏族、蒙古族、撒拉族等。前一阵子,班里的回族学生开斋后,还从家里给王青松带来了当地最好吃的羊肋骨。
来到海西高中之后,最让王青松触动的一个细节是,每次他给班里的孩子发作业、递东西,学生们从来都是双手递,双手接。课堂上,学生们也非常专注,王青松每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都会紧跟着老师的节奏,给予热烈回应。在同学们眼里,这位浙江来的班主任课讲得很幽默,每堂课都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刚刚结束的期中考试,“浙江班”的总体成绩提升了一个名次,在年级的十个班中排名第二。另外,班里还有30位同学进入年级前名,并且重新拿回了年级第一名。
教学之外,王青松还经常为学生组织“读书课”,最近的一次“读书课”分享的是余华的《活着》。“每个人都会遭遇一些困境,甚至会经历一两件类似福贵那样的苦难。”王青松认为,语文老师不仅仅要教学生考试技巧,更要注重学生的精神储备。
前不久,王青松的读书课,又多了一批好书。5月17日,浙江省援青指挥部联合拼多多发起“为你读书”公益捐赠行动,为“浙江班”的同学捐赠了一批经典好书,包括《泰戈尔诗选》《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契诃夫短篇小说选》《月亮和六便士》等经典。据了解,本次行动还向海西州下辖德令哈市、格尔木市、茫崖市、都兰县、乌兰县、天峻县、大柴旦行委7县市29个中小学校捐赠书籍00册。
“我一直觉得遇到这些孩子,是我的幸运。”王青松希望,孩子们一年以后能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以后能多多读书,突破当下,看到更辽阔的未来。
本文来源:都市快报